对话UNWTO荣誉秘书长:灵活处变,迎接旅游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2023-09-28 21:35:18 新浪广东

0

  今年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加快恢复。近日,文旅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我国今年暑期旅游人数18.39亿人次、观演人数3256万人次、发放消费券等消费补贴超11亿元,旅游市场回暖态势持续向好,文化和旅游产业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前,新浪广东在广州市博粹咨询Lisa Liang的协助下,邀请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荣誉秘书长、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Francesco Frangialli) 参与新浪广东文旅专题访谈,共同结合中国旅游市场当前的发展态势,畅谈当下国内旅游出行的新热点,探讨国际旅游行业新趋势。      

  新浪广东:今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国旅游市场已出现多次出游“高峰期”。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更是高达18.39亿人次。不少观点认为,当前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爆仍是“报复性消费”的推动作用,旅游业是否能维持可持续增长态势,仍需观望。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及观点?对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看法?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过往几年,新冠疫情为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冲击与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对中国而言,防疫政策的优化和调整,促使中国文旅市场的反弹效果较亚洲、欧美等世界各国更强,市场恢复的整体速度也会更快。在经历了几年的“情绪压抑”之后,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释放压抑情绪的重要途径和消费方式。“报复性消费”的旅游现象,不仅反映了旅游经济复苏的积极面,实际上也是集体情绪“被治愈”的过程。从全球范围看,全球旅游的高峰期在2019年,即便今年中国旅游市场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整体而言仍未回到2019年的状态。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持续呈上升趋势,但如何保持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增长,仍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挖掘,未来发展趋势仍有待观望。

  新浪广东:今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延续经济复苏势头,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既定目标稳步前进。这一发展布局,也为本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吸引更多国际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标世界其他湾区,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趋势呢?对此有哪些建议呢?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概念非常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它的区域集聚效益较强,能够有效实现湾区内各城市资源的协作与调动。然而,从吸引国际旅游的角度看,对标全球著名的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旅游特色仍不够显著,亮点有待挖掘。对于国际旅客而言,亮点显著的单个城市,更容易影响旅客对目的地的抉择。例如,国际游客会因为广府文化而以广州为目的地,或者因为对博彩体验感兴趣而选择到澳门旅游。我认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当地文旅产业的综合实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旅游特色,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推动国际旅游发展,并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新浪广东:在您看来,疫情过后各国旅游局、旅游企业以及OTA的宣传推广投入方面,是否有出现新的策略层面的变化?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我从中文的“危机”一词中学到了“危”与“机”并存的道理。过去,疫情为我们的经济、生活、社会都带来了“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更多应对风险的经验与方法论,发现了未来发展的“机”。总体而言,全球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两个关键因素:多样化与灵活性。首先,“多样性”指的是产品与市场的多样性。各国旅游业从疫情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是,太单一或太小众的市场与产品,很难抵御经济的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以山地旅游为例,发展山地旅游不能只依靠滑雪这一热门的单一产品,也不能纯依赖滑雪场这个单一的活动场所,而是需要考虑山地旅游全链条业务的完善,以及各个不同分支的产品强化,建立一个稳固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链条。其二,“灵活性”是指在面对重大灾难或特殊事件时,各国旅游业需要建立更迅速、更灵活的反应机制。一方面,日常需不断积累、尝试运用新的科技技术,强化产品专业度;另一方面,坚持对员工进行定期、长线的专业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信息的流通性。

  新浪广东:近期,国内年轻人兴起了“观演式旅游”的旅游风潮,国内不少城市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都受明星和演唱会效应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带旺了当地旅游发展。国际上是否也有类似的发展态势呢?您如何看待“观演式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国际上的追星文化,实际上最早是从美国开始的,再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亚洲国家近些年来的“追星式”旅游热潮尤为火热,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过于依赖这一模式,反而会较大程度受到娱乐行业(明星及演员)宣推节奏的影响,长期以来让当地文旅发展失去主动性,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我认为,对此现象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新浪广东:当前,国内游客出境旅游需求旺盛,不少国家也向中国游客发放了更为便利的签证政策。根据国家民航局数据,今年暑期国际客运航班已恢复至19年同期4成。您认为,我国国际旅游如需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可以有哪些方向上的努力和尝试呢?您有哪些建议和看法?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中国旅游市场在看到出境旅游复苏积极信号的同时,更需要有所“警惕”。从国际旅游角度看,中国出境与入境旅游人数规模并不均衡。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游客出境游数量位于各国前列,然而从外国入境中国旅游的游客数量,在全球排名中甚至无法挤入前十位。如何解决出入境旅游逆差,加大力度吸引入境旅游,或许是中国未来可以尝试的方向。

  而在中国发展入境旅游的问题上,进一步提高国内景区旅游体验、优化并减轻景区内游客流量压力,也是值得思考的一环。过去我也曾向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例如,在出行高峰与游客流量的管控层面,可以尝试地域分流、假期分段等多个途径,优化各景区游客量过载的问题,有利于为外国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和旅游印象。

  从入境旅游的角度出发,我建议中国未来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欧美、澳洲等游客而言,像贵州荔波这类型的特色乡村,相比其他大城市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挖掘更多历史悠久、人文特征明显的中国特色乡村目的地,并大力实现国际旅游宣传,也是中国国际旅游未来值得尝试与探讨的议题。

(采访/编辑:黄昭然)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