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水上婚嫁”给你独特的民俗体验
摘要: 2017年9月23日,珠海市斗门区第四届市民文化节暨第六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活动在白蕉镇南澳村隆重举行。

唱沙田民歌,登水上花船
行至码头,拜堂成亲



本届集体婚礼吸引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16对新人参加,5000多名游客为新人送上祝福。其中,有两对新人尤为引人注目。一对是中西合璧的跨国夫妻,新郎是一位德国博士,新娘是在珠海工作的医务人员,这对跨国新人想用传统的中式婚礼见证他们的爱情。还有一对古稀之年的老夫妻,新郎官71岁,新娘子70岁,他们携手共同走过半个世纪,希望用独特的水上婚嫁来庆祝金婚。


上午9时许,南澳村“斗门水上婚嫁”展馆开始进行剪彩仪式,与此同时,新娘在婚礼起点处陆续登船,沙田民歌比赛也拉开了帷幕。沙田民歌赛场布置在河面上,歌手立于木船上开始对歌,呈现出疍家人水上对歌的原生态情境,为婚礼增添了浓浓的疍家风情。



16艘接亲花船装饰华丽,在悠扬的咸水歌声中向着仪式主会场进发。船上的大妗姐唱起了咸水歌,新娘伫立船头,行水上婚嫁特有的“祭龙王”仪式,鞭炮声此起彼伏,新郎在终点码头翘首以待。


花船行经沙田民歌比赛现场,活动高潮呈现,水乡味十足的沙田民歌和婚庆歌曲交汇迂回,构成了亮丽动人的水上视听民俗文化大餐。花船到达码头,新娘上岸,行“跨火盆”仪式,寓意踏进郎家从此吉祥如意。



随后,集体婚礼开始进行拜高堂环节,斗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梅为新人主婚并祝他们喜结良缘,幸福美满。在拜高堂、新人感受发言、颁发婚礼证书等环节结束后,新人携亲朋与众嘉宾一同入席喜宴,品味独具特色的大棚菜,活动至此圆满落幕。

本届“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由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指导,珠海市斗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斗门区白蕉镇人民政府主办,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井岸镇文化站、白蕉镇文化站、斗门镇文站、乾务镇文化站、莲洲镇文化站和白藤街道文化站协办。
“斗门水上婚嫁”集体婚礼自举办以来,以独具创新的手段结合疍家民俗水文化的特色,将水乡婚庆与民歌竞技结合起来,让民俗文化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融入了生态旅游文化。定点南澳村,把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文化联袂彰显了本土特色文化价值,营造出了浓郁的疍家民俗氛围,让群众深入体验了疍家文化魅力。


“斗门水上婚嫁”简介
“斗门水上婚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上婚嫁是斗门水乡一种流行了几百年的传统民俗。经过漫长的沧桑变化和数代人的融合、沉淀,形成了斗门水乡特有的民俗,其主要特征是婚嫁过程形式繁复多样,讲究礼仪,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礼仪物品,与沙田民歌有不可分离的联系。礼仪主要有“坐高堂”、“上头”、“叹家姐”、“花船迎亲”、“回门”等。与居住的水环境不可分离,有明显“水”的特征。如“花船迎亲”,向“船太公”、“海龙王”敬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