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工匠故事 | 联邦家私蔡益良:实木家具“绘画师”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他们是南海制造行业的佼佼者、创新技术的带头人,是勇于突破的领跑者、是传统技艺的坚守者。

他们是南海制造行业的佼佼者、创新技术的带头人,是勇于突破的领跑者、是传统技艺的坚守者。是他们,以坚守赋予南海在改革开放40年勇立潮头充足强劲的动力;是他们,努力描绘南海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他们身上,凝聚着南海大城工匠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今日起,佛山日报推出系列报道,2019拟命名的南海大城工匠,倾听他们的故事,以最大的敬意致敬匠心。

2019年南海拟命名大城工匠系列故事(一)

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雕刻大师蔡益良:实木家具“绘画师”

蔡益良

出生年月:1968年5月

职务: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雕刻大师

工匠感言:工匠首先是一种精神,技术工匠一定要坚持用心做事、踏实钻研、坚定信念、精益求精。

100多把打胚刀一字排开、三五件家具粗胚倚墙而立、一幅木制工艺品半成品横放在工作台上,台前一人手起刀落如笔走龙蛇,随着细碎木屑被吹散,又一条牡丹枝叶呈现出来——这是记者日前走进联邦家私狮山工业园雕刻工坊所见,用刀“绘画”的是联邦雕刻大师蔡益良。

过去8年,他或写意、或写实,用东阳木雕精湛的技法为联邦家私的实木家具注入灵魂,每年雕刻家具超万件,产品净利润提升30%以上,他匠心雕刻的一品柚系列已成为“联邦椅”之后又一畅销之作。

为偷师,凌晨两点起床“临摹”

51年前,蔡益良出生在浙江东阳一户普通家庭,当地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耳濡目染之下,蔡益良从小就对木雕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1988年,蔡益良正式进厂拜师学艺,幻想着“一年出师三年出名”,但事实证明这是空想——进入工厂后,师傅教他“修光”,就是打磨已打好的胚样,让其更圆润,在行内,这被称为“下手”,而打胚是“上手”,相比前者,后者更有技术含量。天资聪颖的蔡益良很快就学会了修光,可当他想更进一步学打胚时,却发现受环境和工厂条件影响,自己几乎没有边做边向师傅请教的机会。

无奈之下,蔡益良决定“偷师”。每天凌晨2点,其他人还在沉睡时,蔡益良已经来到车间,找到师傅前一天做得最好的一件作品,一点点地“描摹”:用尺子测量并比较每一个浮雕的深度,一一对比不同图案在不同材质上的呈现效果,记下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不同题材、不同部位的厚薄粗细……这样的“偷师”一直持续了两年多,又一个三年后,他已能独自完成工序最复杂也最重要的木箱盖的打胚和修光。

为质量,坚持把关每件作品

“出师”后的蔡益良决定将东阳木雕技艺传播到外地,遂一路南下,先后在佛山顺德、南海和东莞等地驻足。期间,在南海平洲为一个客户雕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给了他莫大的成就感。

这幅名画有九个古代人物、八匹骏马,为了避免“千人一面”,创作者必须在神态、动作、发髻、衣着等细节上下足功夫。更难的是,客户提供的是大红酸枝,材质硬度极高,稍有不慎就表达不出飘逸灵动之感,蔡益良足足下了三个月苦工才拿出了堪称完美的作品。

雕刻作品的成就感在联邦达到顶峰。之前,联邦的实木家具重在实用性和功能性,蔡益良的到来,为实木家具大大提升观赏性,同类产品雕花后净利润提升30%以上。2012年,蔡益良来到联邦,迅速组建雕刻工坊,并对联邦原一品柚、新东方等产品进行改良,栩栩如生、格调高雅的东阳风格迅速捕获市场消费者芳心,如今,一品柚系列产品年产约2万件,年产值将近5000万元。

产品一炮而红的背后是蔡益良和联邦共同对品质的坚守。联邦每件实木家具雕花环节都要经过相同流程——先由蔡益良打出样板,然后机加工出粗胚,雕花工依样板二次加工提高精美度,最后的雕工润笔点睛依然由蔡益良完成。他说,这主要是为了看看雕花工在前期有无疏漏,遇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也能保证产品质量。

(来源:佛山日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