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城事关注

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战“疫”中的坚守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范育玲说:“坚守,就是我们的承诺。”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和武汉的同僚一样,都在坚守。疫况复杂,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挑战等待着我们。

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范育玲说:“坚守,就是我们的承诺。”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和武汉的同僚一样,都在坚守。疫况复杂,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挑战等待着我们。

18天战“疫”无休

疫情期间,当大部分人在家中休息时,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几十名工作人员已奋战数日。年三十的晚上,大多数人都在和家人齐聚一堂,共度除夕,而中心主任范育玲、副主任张燕燕和单位20多名医务人员围聚一起,就着快餐盒饭,商讨对策、分配任务。

若有战,召必回。春节期间,在穗员工随时随地待命,离穗员工想尽办法迅速赶回广州待命,石牌人在此刻凝聚到了一起。何小花、廖艳斌等人顾不上家中小孩,匆匆赶回单位开展工作,廖艳斌自己开车赶回广州,沿途还接上同事,原本4小时的路程多花了3个小时;廖健龙、杨达桦、陈梓健、蔡碧静等人陆续回到岗位,加班加点工作;陈业怀孕6个多月,接到通知从江西赶回广州,没有考虑自己是孕妈妈,没有要求受照顾,挺着大肚子从初三到初五连续值班;返聘主任医师史晶在哈尔滨买了年初三全价机票赶回广州,第二天就上门诊班;李玉平、邓秀萍等人在单位加班到深夜,工作以来第一次在这第二个“家”留宿一夜;许丽娟、陈伟容、梁华慧等人在交通不便、天气不佳的情况下,找了各种方法最终顺利回到广州……

战“疫”无休止,防控连轴转。大家每天提早到岗做准备,一工作就是一整天,什么时候做好当天的事情,什么时候才给自己下班,忘记时间是常态。经常一抬头,才发现已经十点、十一点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们默默付出,在这场战争中化为平凡的天使,守护着辖区居民。

今天星期几

2月5日,中心副主任张燕燕在填写资料时向旁边的人问道:“今天是几号、星期几来着?”连日的工作,她已记不清日期了,但当你问她,昨天上门排查了多少户时,她麻溜地回答:“上门走访名单内67例,主动搜索71例。”

张燕燕分管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工作不过夜”是她长期以来坚持的原则。连日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即便赶不上地铁末班车,她也要总结完当日入户走访、酒店走访资料,梳理好下一步工作才离开单位,有时工作完已是深夜,她索性在单位留宿。早出晚归是常事,出门前孩子还在熟睡,归家时孩子已入梦乡。相见容易,相聚却难。儿子常常向爸爸哭诉:“妈妈撒谎,明明答应早点回来陪我的,又没有回来。”工作虽然劳累,但她毫无怨言,而是说:“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而已。”还经常乐呵呵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同事身穿白色防护服护送密切接触者隔离,她开玩笑称:“这像不像沙特王子来穗。”

500多个电话访问

2月4日上午,中心办公区聚集了20多名医学人员,他们有的已坚守岗位数日,有的接到通知即刻就位。在这一天,他们需要化身专业“客服”,对乘坐1月19日“星梦游轮-世界梦号”游轮的旅客、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电话首次访问,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疏导焦虑心理。晚上九点多,还是同一群人,还是原来的岗位,他们还在重复地拨电话、详细询问、逐项记录。当天共完成了500多次首次电访,为次日100多家入户走访做好准备。

30多次转运隔离

截至2月4日24时,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30多次武汉来穗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转运隔离。参与护送的人员,是中医康复科组长蔡泽建和总务组司机廖艳斌。在中心组建了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后,蔡泽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志愿写下请战书,申请成为突击队的一员,他说:“我明确知道在这场战斗中,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工作任务接踵而至,他却愈战愈勇,由中心负责的护送隔离工作共有9次,每次都是他主动请缨护送,他的身影一直出现在护送第一线。2月4日,接到护送任务的他即刻换上一身防护装备出发,当天共转送7名游轮旅客至轰谧斯酒店隔离。

一同护送负责开车的是廖艳斌,一名没有医学背景的工作人员,也在为卫生健康事业出一份力。他学着穿脱防护服,尽心尽力完成护送工作并及时消毒。“在路上”是他的标签:每一天,他都开车接送同事到石牌村驻点开展排查工作;每一次护送隔离人员,他都毫不推脱,说出发就出发。他说:“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只管做。”

他们也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是父母的宝贝儿女,是生于微末中的点点萤火,但在平凡的坚守中,他们汇聚成熠熠星河,灿烂且长明。

(稿件来源:天河区宣)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