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佛山

挽回经济损失超1亿元! 佛山公安打击电诈成效显著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今年上半年,佛山公安共捣毁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41个,刑拘808人;成功拦截劝阻事主9994人次,挽回经济损失约1.2亿元;全面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共开展活动1114场。

7月25日,佛山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佛山市上半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成效。今年上半年,佛山公安共捣毁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41个,刑拘808人;成功拦截劝阻事主9994人次,挽回经济损失约1.2亿元;全面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共开展活动1114场。

以打开路

“飓风”行动侦破部督电诈专案

今年4月,佛山市公安局接报,有受害者在网络上搜索贷款公司电话,办理业务时被诈骗。接报案后,佛山警方利用智慧新侦查挖掘出一个涉及“黑客”、“SEO”(搜索引擎优化者)、“诈骗话务组”、“洗钱组”、“取款组”、“商务号商”、“微信号商”、“银行卡商”等8个环节的诈骗产业链,部署择机全链条进行打击。

该案被公安部列为2019年第一批公安部督办案件,被省公安厅列为“飓风4号”,也是全链条侦破全国首宗恶意利用搜索工具假冒客服电诈专案。

此外,佛山市公安局还发起了“飓风5号”网络交友投资诈骗团伙专案、“飓风7号”特大网络交友诈骗专案、“飓风56号”网上股票投资诈骗平台专案、“飓风60号”跑分诈骗洗钱平台类专案,该系列“飓风”行动共捣毁涉电信诈骗窝点57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64名,迅速掀起了我市“飓风2019”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高潮。

同时,根据公安部下发线索和省公安厅工作部署,佛山公安开展打击整治平台类诈骗专项行动,清查场所(公司)215间,清查可疑人数792人,刑事拘留410人,逮捕223人,打掉平台类诈骗窝点30个,共缴获冻结资金2526万元。开展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专项行动,破获“1903”、“508”专案,捣毁窝点22个,抓获3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打击新型GOIP电信诈骗犯罪产业链,打掉5个GOIP诈骗设备窝点。

劝阻近万人次

及时止付挽损超1亿元

7月3日,高明某公司财务人员梁女士被人冒充老板QQ诈骗,在“老板”新建的QQ群里,除了梁女士,“老板”、另外两位公司的“高管”都是骗子。不明真相的梁女士被假领导和假客户双簧戏骗走了98万元。接报后,佛山市反诈骗中心联合高明公安分局,快速反应,及时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系,快速启动快速拦截机制,成功为事主全额止付。

依托市反诈骗中心,佛山警方持续发挥快速拦截、预警劝阻等功能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

上半年,市反诈骗中心对全市电信诈骗警情深入研判,接警处置5890宗,累计追查各级银行账户6788个,止冻账户2440个,成功冻结资金人民币2461万元,打击关停手机号码246666个;成功拦截劝阻事主9994人次,挽回经济损失约1.2亿元。

同时,佛山市公安局推动源头治理,组织我市三家运营商公司及各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了行业漏洞集中排查整治,出台了《佛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源头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案》,落实新开户法律责任及防范告知,促进双向信息互动,落实涉案人员账户黑名单制度,强化资金异动监管。

精准宣传

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去年“千人千场”反诈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别、特点、分布等情况开展精准防范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全面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上半年,佛山市公安局针对佛山市诈骗警情,统筹全市五区加强企业、学校、社区等反诈合作,组织了两批近百家企业代表走进市反诈骗中心参观交流开展精准宣传。

同时与共青团市委志愿者联合会、各商会、行业协会等50多个工商联、企事业单位,达成反诈骗宣传协议……

截至6月25日,全市共开展现场宣传活动1114场。

在市公安局统筹下,各区围绕重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拍摄制作了15部高质量的反诈短片、抖音视频等,《梦游奥斯卡》、《奶奶被骗了》、《女装大佬》,并因此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

其中,禅城公安分局制作推出的网红爆款反诈轻喜剧《梦游奥斯卡》由民警和反诈骗宣传志愿者共同参演,以夸张搞笑的手法,向市民展现了常见的5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法。

据介绍,男女一号骗子的扮演者是一对夫妻,均为反诈骗宣传志愿者。其中,于霆是话剧团的专业演员,他的妻子张昱是中学老师,平时是表演爱好者。近年来两人协助禅城公安打造《平安剧场》品牌栏目,有过多次精彩的合作。

像于霆、张昱这样的反诈骗宣传志愿者,佛山共有2000多人。他们身着紫马甲,走进社区、企业、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现场宣讲的方式,向市民群众传递反诈骗知识。其中有近百名反诈骗宣传志愿者,经过反诈骗专业知识培训后,成为了反诈骗宣传讲师,在自己工作之余担负起传授反诈骗知识的职责,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逐步推动形成全民反诈的社会效应。

高危预警:

外来务工人员系受骗高危群体

今年7月初,来自广西的宁先生在南海打工期间,收到“无抵押免担保放款快”的网络贷款小广告,此时手头正拮据,不加分辨真伪,按照广告提示,安装了“快贷”APP,并填写了个人资料申请贷款,结果被软件客服人员以交办理贷款工本费、修改账户资料费等为由,要求转账2600元,转账后,发现无法联系对方,发现被骗。

类似宁先生这样的遭遇,佛山每天有近十名受害者。网络贷款诈骗就是当前发案率最高的诈骗类型,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最易上当的骗术之一,佛山警方对今年以来的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容易“中招”还包括兼职刷单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租车拉货等。

据统计,外来务工人员约占今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害人的六成以上。针对于受害群体的特点,佛山市反诈骗中心联合五区公安机关,采取打防并举,精准宣传防范的措施,为外来务工易受骗群体保驾护航。

典型案例:

网遇“美女”美滋滋 哪知对方竟是“抠脚汉”

顺德公安打掉一个近两百人的诈骗团伙

顺德伦教事主黄先生一直为找不到合适对象而苦恼。去年5月,一位“美女”主动加了他QQ,俩人迅速开启了甜蜜的网恋生活。

长达4个月里,对方多次以生日、购买商品、亲人生病等借口向黄先生索要钱财,共计4万多元,但俩人却未见过面。后来黄先生发现微信、QQ均被对方删除拉黑,这时黄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顺德区公安局接到黄先生报案后立案侦查,通过线索很快就找到位于广州从化一出租屋的公司。经过侦查,发现该公司结构类似于传销组织,一级管理一级,并按照“人头”收取佣金,级别越高提成也就越高。

员工入职后被要求缴纳4800元的保证金,且被限制人身自由,主要工作是在网上通过男扮女装诈骗他人。员工大部分是男性,他们通过冒充女性分别在微信、QQ等聊天软件,以及珍某网、世纪某缘、百某网等相亲网站搜索寻找“爱情”的男子。

一旦有人上钩,便通过语言话术吸引其好感,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而且趁机索要钱财。如果被骗者提出见面、视频或者语音聊天的要求,他们便将女员工拉出来顶包,以获取被骗者的信任。

在网络聊天中,他们会借口生病、生日、购买商品、情绪不好等理由索要钱财,一旦发现被骗市民开始警觉或者不再汇款转账,便制造矛盾分手,然后将市民拉黑。

今年3月,收网时机成熟,在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下,佛山市公安局对该团伙发起了收网行动,代号“飓风7号”。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德区公安局在广州、肇庆等地捣毁25个犯罪窝点,共抓获嫌疑人191人(其中152男39女)。

佛山警方对网络交友诈骗警情进行分析发现,因网络交友被骗的市民中男性占比77.3%;女性占比22.7%。以中青年为主,20岁至29岁的占到了44%;30岁至39岁2占到了34.7%;并且以工人群体居多占比达69.3%。

被骗的市民在网恋过程中,持续时间少则1个星期多则长达半年。有的市民为了维系这段虚假恋情甚至不惜借高利贷给对方转账,直到发现自己被骗,之后不仅背负额外的债务,还要面对感情上的挫折。

来源:佛山市公安局

(通讯员:曾湘海 黄绍斐 张文海)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