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三境》首次排练 29日星海上演(图)

《禅宗三境》首次排练-摄影:李乐为
5月27日下午,即将于5月29日20:00在星海音乐会厅开演的《禅宗三境——王温豪古筝演奏会》在广州交响乐团进行首次排练。执棒此次演出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担任演出艺术总监和主要作曲的中国当代知名作曲家方崇清、青年古筝演奏家王温豪与协奏广州交响乐团一起,对《禅宗三境》、《关山月》、《那拉提狂想曲》等六支演出曲目逐一进行整曲排练。
《禅宗三境》首演
《禅宗三境》是方岽清历时三年,钻研中国禅道与日本禅道,创作而成的首部大型古筝与交响乐队协奏曲,是目前中国古筝界最新的一首古筝与大型交响乐队的协奏曲。李心草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指挥家,担任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每年固定品牌演出《龙声华韵》的指挥,“是中西音乐合奏演出曲目和形式中指挥经验最多之一”的职业指挥家。李心草、方岽清和王温豪的“禅宗三境”首演期待成为中国民乐与西方交响乐协奏演出的典范之作。
“中国乐器和西方交响乐的合作,正在不断增多,只是上演不频繁。” 李心草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维也纳交响乐团等全球重要乐团密切合作,排练现场,据他介绍,西方交响乐界颇为重要的几位作曲家已经开始对中西合奏的形式很感兴趣,并专程来到中国进行研究,开始涉入曲目创作。

《禅宗三境》三位艺术家强强联手-摄影:李乐为
李心草用了“好听”评价《禅宗三境》的排练效果。他坚信,“作曲家的音乐写出来是给人听,不是给鬼听。演奏者反应好听,是简单且直接的效果。作曲家的最高境界是以最简单的办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坐在音乐厅没有几个听众来自专业领域,会在现场研究曲子的和声、技法,他们单纯来欣赏演出和音乐所赋予的感官体验。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摄影:李乐为
《禅宗三境》的排练效果与李心草拿到总谱时的研读体会基本一致,作为一名“不愿受标题音乐影响”的指挥家,李心草在排练现场的脑海画面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场景以及“黄药师”的身影。
“跨界要走得更远才有意思”
方岽清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青年作曲家。他的作品经常上演于德、英、美、意、波、加、日、台等地的国际音乐节。方岽清的作曲风格一直偏于传统,《禅宗三境》的创作,他坚持了自己一惯的写作调性。“创新并不是搞怪,我们所谓的任何一种新的技法在百年前的西方早已用过。我们用经典的东西延续我们的思维。” 方岽清说。
《禅宗三境》的整曲演奏时间长达40分钟,分为“心斋”、“坐忘”和“朝彻”三个乐意。三年前,方岽清从一场梦境中开始《禅宗三境》的创作,尽管落于标题音乐,但“并不是非要和佛家、道家联系起来。” 方岽清更注重写作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一种正能量”。
方岽清创作了八部古筝作品,均和西方音乐配合。《禅宗三境》排练现场,李心草的很多细节处理让他惊叹不已。谱面上的音符,加上指挥和演奏家的二度创作,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对于中西音乐之间的结合和跨界,方岽清直言,此次以古筝为主的中国民乐器和西方交响乐的结合并不能称之为“跨界”,真正的跨界做得更远才更有意思。
“重要的不是演奏技术,而是心法”
方岽清和王温豪在艺术上的合作已经是老朋友了。2013年的王温豪独奏音乐会上,方岽清早年创作的一部古筝作品《风雾潺》被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诠释。
《禅宗三境——王温豪古筝演奏会》包含了《孟姜女随想曲》、《寒鸦戏水》、《冰火之舞》、《关山月》、《那拉提狂想曲》、《禅宗三境》等六支曲目。王温豪自幼学习古筝,师出著名古筝演奏家杨琳,是极具代表性的潮州筝派青年演奏家。

青年古筝演奏家王温豪-摄影:李乐为
《寒鸦戏水》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之一;《冰火之舞》是最新配器的“大型弦乐队版”,相比之前经常上演的“大提琴重奏版”具有更强的戏剧性和表现张力;《那拉提狂想曲》以新疆伊犁地区的民歌为素材,此次改编为古筝版本,在广州首演。
王温豪说,作为此次演出的主题作品《禅宗三境》,在台上,最重要的不是演奏技术,而是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