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清华北大两校招生老师 拉扯争抢执信高分生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相比去年一家独大的情况,今年高考全省文理科前十高分生在广州“多校开花”。具体来说,广州今年一共有5名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其中省实2名、华附1名、执信1名,均为理科前十;广州外国语学校1名,为文科前十。

全省文理科前十名,广州占5席

■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婷 夏世焱 罗琼 胡珊霞 陈婕 张国锋 实习生 甘颖

相比去年一家独大的情况,今年高考全省文理科前十高分生在广州“多校开花”。具体来说,广州今年一共有5名考生进入全省文理科前十名,其中省实2名、华附1名、执信1名,均为理科前十;广州外国语学校1名,为文科前十。而从全省情况来看,去年的大赢家东莞东华中学,今年继续领跑,全校共计8名学生进入文理前十“状元榜”。

然而,高考放榜对于各高校招生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场智慧和力量的角逐,昨天在执信中学的高分考生采访中,记者就亲眼目睹了清华、北大两大名校争抢一名理科高分考生的激烈场面。

为抢高分生“清华哥”“北大哥”互不相让

和往年的记者发布会不同,这次发布会现场,除了家长和老师之外,在全省理科前十名的考生叶彤的左右出现了两名神秘“大将”,神情严肃,整个发布会期间一言不发,始终站立在考生背后。事后新快报记者才知,这两名“大将”便是北大和清华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

发布会一结束,两人就冲上前准备把考生“拉扯”走。“清华哥”先放话:“人是我带来发布会的,结束了就应该跟我走。”

原来,成绩一出来,清华招生工作人员已经抢先一步,将考生和家长邀请到一个秘密的地方进行商谈,后来因为要召开发布会才带着考生出来接受采访,没想半路杀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北大哥”可能早预料到被人捷足先登,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于是得知发布会考生将要出现,便再召集了一名同事一起前来占场,“我们只是想找她单独谈谈有何不可?”

言语间你来我往,气氛逐渐升温,过程中似有身体的拉扯。没有见过这阵仗的考生,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一脸迷茫,气氛僵持不下。此时,学校领导及时出面调停,“让学生自己做决定好。”自此,双方才稍作冷静。

高分生给了“北大哥”15分钟面谈

而后,两名北大工作人员忙开了,一人将“清华哥”拨到身后,一人顺势对话考生,“给我们15分钟单独谈谈”。面对北大诚恳邀约,学生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表示接受。架不住自己势单力薄,眼睁睁看着考生跟着对方进入会议室密谈,“清华哥”一脸着急和无奈,只能再一次跟对方确定好时间“就15分钟”,而后其不断拨打电话,似向后方紧急汇报。

15分钟刚到,学生一脸轻松地走出会议室,“北大哥”也一脸胜算地在身后招呼:“我们就回头电话联系了。”此时,“清华哥”方上前,火速将考生带走。

整个过程将近半个小时,如此争抢考生的阵仗记者也是头一次目睹。只能说,高考是一场战争,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抢”,同样是一场战争。

■同场加映

珠海一中理科前十考生沈俊贤

放榜前一天就被清华“接走”了

今年高考理科全省前10中,有1人来自珠海一中高三19班。昨日,新快报记者在珠海一中采访,并未见到这位考生——沈俊贤。原来在成绩出来前一天,他已经被清华大学邀请去参加新生夏令营了。

据沈俊贤的班主任江云富介绍,事实上在考试前北大、清华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沈俊贤心仪的大学是清华大学。而班主任的另一个细节透露,高考前北大和清华分别找到了沈俊贤,联系自主招生事宜,沈俊贤表示不愿意参加笔试,最终清华给了他免笔试直接面试的机会,获得清华大学30分加分。

新快报记者对话多位高分学生,向他们取经“制胜之道”

学霸从不上补习班 靠高效学习

他们爱运动爱放松 过得很充实

虽然这不再是一个一考定终身的时代,而以成绩说话,学霸们总能轻而易举俘获公众关注焦点。

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厉害?学霸们的学习、生活都是什么样的?昨日,新快报记者对话了多位高分生进行揭秘。

个案1 靠强大执行力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

要放暑假了,你是不是已经给孩子提前做好了安排?关于补习,听听学霸们怎么说。理科前十,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3班学生肖静表示,自己从未上过补习班;该校另一名理科全省前十学生梅邑凯,从小到大同样没有上过补习班。

不上补习,学霸们如何学习?肖静的班主任告诉新快报记者,肖静最令人佩服的是有强大的执行力。在这个美女学霸的桌上,每天都能见到一张小小的便签纸,上面记录这一天需要完成的事情,完成一件便打上一个勾,如此以把零散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而今年高考获得689分(理科)的省实学生蔡若瑾说,她的诀窍是高效学习,课堂40分钟全身心投入,把课堂效率提高到最大。

个案2 爱运动爱锻炼 每次跑步六七圈

学霸都是书呆子?非也。其实,爱运动爱锻炼,跑步最受学霸欢迎。

成绩进入全省理科前100名、获得北大降30分录取的省实首届南山班学生张景亮自言喜欢跑步,每次6到7圈,约3000米,“跑步的过程就像人生成长的过程,每跑完一圈都会有一个让自己停下来的声音,而这个时候就鼓励自己接着跑,跑过一圈之后又觉得这是一个新开始。”除了跑步,张景亮爱上网,爱看电视剧,会熬夜到很晚,也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和网友交流。高三生活,之于他同样丰富。

跑跑步、打打球,这也是不少“牛娃”高三生活的写照,如另一名理科前十学生梅邑凯,高三保持每周跑步两次、打羽毛球的习惯,一年下来体重增加了也更结实了。

文理科前十在哪里?

文科前十

东莞东华高级中学 5名

珠海一中 2名

广州外国语学校 1名

清远一中 1名

佛山一中 1名

理科前十

东莞东华高级中学 3名

广东实验中学 2名

广州执信 1名

广州华附 1名

深圳中学 1名

珠海一中 1名

佛山一中 1名

学霸故事

把每一次做练习试卷都当高考对待

省实南山班梅邑凯:

今年理科前十、省实首届南山班的毕业生梅邑凯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很满意,并认为“超水平发挥”,高一高二成绩并不突出,高三直线上升,这样的进步,梅邑凯直言有好心态,也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班主任看来,梅邑凯是典型的对学习抱着探索态度的学生,会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我觉得我真正努力是从高三开始。”采访中,梅邑凯透露,高考一模自己成绩大概在年级前20名,二模之后成绩开始上升,“我给自己总结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以学科来对知识点进行分科总结,不熟悉的做错的,自己记下来,隔几天温习一次,这对我很有效。”除了科学的学习办法,梅邑凯直言高三还要有好的心态,为了克服紧张心理,他把每一次做练习试卷都当成一次高考对待,久了习惯了,就不再紧张了。

学习之余,他也喜欢看书,就当自我提升,也当放松。他看得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读一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张嘉佳,我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省实肖静:

每周一张计划表 一件一件完成

3年前,她是广州越秀区中考“状元”;3年后,她进入全省理科前十,她是省实高三3班女生肖静。在班主任杨老师的眼中,娇小的肖静有着强大的磁场,“她身上有一股霸气,这霸气来自于她的专注度和执行力。”

对于这次高考成绩,肖静笑称非常满意。事实上,高考前,她的目标就全省前十。为了这个目标,肖静每周一张表,周一到周日,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半个小时为一个时间段,打印A4纸张,往里面填计划,完成打勾,“晚修两个半小时,我会分成半个小时、45分钟一个时间段,到一个时间换一个科目,脑子被刷新,效率很高。”

高效率的学习之后,如何调节自己?肖静直言,会选择走出去透个气放松放松。此外,打羽毛球也是她放松的方式之一。羽毛球是肖静的体育强项,在高三年级20个班的羽毛球比赛中,肖静所在的班拿了第三名,而肖静正是班上羽毛球队的主力。

执信中学叶彤:

一模的坏成绩

督促自己咬紧牙关挺过去

拿了全省理科前十名的好成绩,执信中学高三学生叶彤在家尖叫了两声,随后就平静了。“考得再好也是过去式了。”这位广州妹子现在开始考虑的,是去哪所名校——清华、北大,还是她志愿上填的复旦。

淡定,是叶彤的老师们给她的一致评价。而叶彤对淡定的解读,则是“不习惯在同学、朋友面前表现出我的软弱”。即便是在高三一模的名次跌到了全级50多名时,叶彤看上去还是跟个没事人一样。

上了高三,叶彤的作息很有规律,清晨6时半起来跑步、背书,中午上完课后做习题、午休20分钟,下午放学后吃饭散步,晚自习后则彻底放松。“大作息没变,就是把节奏调得更紧些。”叶彤说。

二模成绩全年级第三,自信心唰一下回来了。回想这段高三最后的日子,叶彤说感谢一模的坏成绩,“正因为失手了,反而会告诉自己要咬紧牙关,再累也要咬紧。”

昨日上午还没查分,叶彤就先后接到了北大、清华招生办打来的电话。而此前她选的志愿是复旦大学金融系。她说,暑假先跟父母学点粗浅的金融投资知识,待到大学进行系统学习后再做“股民”。

从欧·亨利莫泊桑短篇小说中吸取营养

华师附中李静慧:

从小就是标准学霸,曾从五年级直升初一,对于自己全省理科前十的成绩并不意外,这是华师附中毕业生李静慧。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李静慧称自己特别喜欢跟老师交流,吸取不同的观点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像语文老师会对作文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可以在摩擦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谈及学习方法,这个女生略带羞涩地笑了笑,称自己不是一天到晚都在死读书的人,“我是效率特别高的人,会把一道题钻透,对题目有一点点疑惑我都会去请教老师,这样做了一道题就相当于做一系列的题,而像语文我会狂啃欧亨利、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来吸取营养。”

针对当下不少高中生热衷于用“刷题”来“刷分”,李静慧则说,刷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对题目有清醒的认识、从题目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万能方法。

李静慧直言与自己从小喜欢跨栏、短跑,而在高三时还特别喜欢课后跑步释放压力,“运动与学习有共通之处,可以相互转化融合,学习完运动一下会觉得整个身体焕然一新。”而放假回到家中,这个姑娘喜欢煲剧放松,《唐顿庄园》便是她的最爱。

成绩出来了,李静慧也有了新的烦恼——上清华还是北大?不过她表示自己现在比较心仪的专业不是近年来大热的金融,而是当医生,“我特别想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且有意义的事,以后说不定会双修中文系,做一个科普作家。”

佛山一中刘俊言:

有效对付弱科 通过抄写书本强化记忆

佛山一中学生刘俊言获悉自己成绩直言“很意外”。他说,高考完自己的心理预期是省前100名,没想到自己考到理科全省前十,佛山理科状元。

刘俊言有个外号,是“超级学霸”,据了解,刘俊言在高一、二时基本上都是拿全年级第一。

刘俊言的学习秘诀在哪呢?他透露,强项在理科和英语,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很常规,主要是整理题本,复习时刷题等。不过,刘俊言有一个“奇葩”的学习经历,是曾经把生物科整本书都抄了下来,用了两三天时间才抄完。他说,这是某位师兄教他的方法,能够通过抄写强化记忆,对付弱科很有效。

刘俊言回忆自己整个高考学习是“拼搏而充实”。他说,在高考前的模拟一、二考成绩都不太理想,曾考到了年级的40多名。后来,他自己也慢慢沉淀下来调整心态,认为高考并不是要超越谁,而是想把自己做得最好。

和别的同学在知道成绩后大肆庆祝不同,刘俊言计划去打工,准备去当教育机构的助教,或者当救生员。“希望自己在大学前的暑假过得充实”。

深圳中学双胞胎薛青林、薛黛林:

不搞题海战术 平时爱打麻将

在深圳中学,有这么一对双胞胎姐妹,从小一直同班,而且成绩都一直很好,这次高考放榜,两姐妹一个考了699分,一个考了687分,都是北大、清华的准入者。她们,就是就读于高三1班、1998年出生的摩羯座双胞胎,姐姐薛青林和妹妹薛黛林。

谈起学习经验,两姐妹大喊“不可复制”。“因为我们是双胞胎,加上我们两个都没有说哪一科特别突出或者弱,实力也都差不多,所以我们经常是事半功倍。”所谓的“事半功倍”,两姐妹告诉记者,她们会各自完成一半的作业,甚至是各科的笔记和心得,之后再交换分享。“我们也是跟着老师走,不搞题海战术,回归好基础,理解了原理就行了。”妹妹薛黛林更直言,就像是复制了一个自己,在学习方面两人差异太小了,完全就像是两个自己同时在学习。

说到兴趣爱好,两人几乎异口同声说是“麻将”。“我们放学后就会用纸牌约几个‘牌友’打麻将,而且这些‘牌友’一个个都保送北大清华了。”薛黛林还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看日本动漫画,在看的过程当中自己还“自学成才”,能够看懂日本小说了。“所以我想学小语种,但日语太简单,不考虑”。

与妹妹不同的是,姐姐薛青林则倾向于就读建筑工科类专业。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