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穗异地高考生:600分叫一般般 高考后留下为广州做贡献

信息时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广东全省高三在读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共有12958人,最终9570人获准在广东高考,占申请人数的95.8%。通过审核的异地考生中,广州将有1056人走上高考考场。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琛平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梁钜聪

有一群孩子,他们和父母一起来到广州,在这里生活、学习,有人把他们称为“异地考生”。今年是广东全面放开异地高考第一年,记者了解到,广东全省高三在读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共有12958人,最终9570人获准在广东高考,占申请人数的95.8%。通过审核的异地考生中,广州将有1056人走上高考考场。

这些孩子是如何备考的?他们状态如何?又有什么心愿?高考前,记者走近了几名“异地考生”。3年时间的等待,让他们格外珍惜这次参加高考的机会。他们和所有考生一样努力复习,希望可以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能和父母一样留下来为广州做出自己的贡献。

倒数100天

“拿到准考证的一刻太开心了”

韦文龙就读于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三(1)班,然而他却差点无法和同学一起参加高考。“半年前,当学校通知家里要交异地高考的材料时,家里人才发现,如果按照原来公布的条件,母亲的社保年限是不够的,我就无法赶上这次高考。”

之后,家长尝试了各种办法补办,但没有效果,“当时我挺沮丧的,不过我也下了决心,如果今年考不了,我就打算再呆一年,我觉得复读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韦文龙说,好在去年底出台的政策放宽了社保期限,他得以留在广州参加高考。

今年3月,韦文龙盼着拿到准考证,却没想到材料审核居然没通过。“材料交上去后,我们就一直等待结果,后来被通知社保审核没有通过,因为按照新的计算方式来进行,一开始还是挺着急的,后来写了一个申请,保证社保一定会定期缴纳,没过多久就有消息了。”韦文龙说,“拿到准考证的那一刻太开心了,什么顾虑都放下了,就想着要认真读书等待高考。”

像韦文龙这样的异地考生不在少数,韦文龙的班主任沈茵表示,其实这些“异地高考”的孩子和普通学生在备考上都是一样的,只是他们要准备的材料比别的同学多,会有一段忙碌的时间。该校高三教导处主任徐山也表示,能够留下来继续学习的孩子,都是希望能在广州参加高考的孩子,“这批异地生都是比较优秀的,也非常努力,学习态度非常好。他们都适应了广州的生活,希望可以在这里出人头地。”

倒数20天

“家里诱惑太多,周末留校复习”

长时间学习已让他有些麻木

“传球、射门……”距离高考还有20天,每周两节的体锻课上,韦文龙正和小伙伴们在球场上“厮杀”。沈茵说,安排这么多的锻炼时间其实是要孩子们放松,“同学们一天到晚坐在课室里,脑袋高速运转,需要有放松的时候。”

和韦文龙一样参加异地高考的韦伊妮选择了在教室里和同学们聊天,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写作业。“我是走读生,能够在学校写完作业,晚上回家就不用这么急,不过有时晚上回到家也要写4个小时。”韦伊妮说。

其实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放松,更多的时间还是和试卷试题打交道,韦文龙列举了他一天的时间安排,从早上6点20分起床到晚上23点睡觉,除去一日三餐和午休时间,上课看书的时间超过了14个小时,长时间的学习让韦文龙有些麻木,“现在压力可能都不大了,只有看到成绩不好的时候会有点小压力吧。”

真正让韦文龙担心的还是全国卷,从高三开始复习时让他有些束手无策,“全国卷感觉很难,看分数就能看出来,原来600多分叫‘一般般’。虽然全国卷整体变化不多,但有些思维方面会变化比较大,以前广东卷难就很难,容易就很容易,全国卷是没有梯度的感觉。”

失眠时间也利用起来想题目

记者发现,为了节约时间用于学习和看书,韦文龙和同学们吃完晚餐趁有时间会先洗澡,本来可以休息的周末,韦文龙也选择留宿学校,“家里的诱惑太多,手机电脑电视,自己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复习,诱惑就没那么大了。”每周六下午4点半,韦文龙从学校出发,半小时内到家,给自己的手机下好一两部电影或综艺节目,晚上7点就回到了学校。

“有时候可能回家都见不到爸妈,不过他们也很同意我的做法,有时候还会打电话撵我回学校。”韦文龙说,父母恨不得他能留在学校好好学习,自己也觉得回家容易浪费时间,所以要自我克制。

不仅如此,韦文龙说自己在学校一星期总有那么一两天睡不着,这段失眠的日子他也不放过,“睡不着就想想自己薄弱的科目,自己的知识漏洞,作为理科生来说,特别会去想语文的一些答题技巧,尽量有个印象。”

倒数10天

“有机会参加高考,要懂得珍惜”

距离高考还剩最后10天,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也在前一天完成了。上午语文课的最后5分钟,韦文龙睡着了,“自己三模考得不太好,喝了点咖啡,结果前一天晚上失眠了,于是想了一下自己试卷的问题,越想就越难睡着,结果在上课时睡着了。”韦文龙说,三模的难度还可以,不过自己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最后10天,学校将进入全面自我复习的阶段,老师将不再授课。为此,韦文龙制定了自己的计划,“对应试考试的技巧还需要总结,抓紧时间看看错题,我还在犹豫明天要不要回家。”韦文龙说,毕竟有这个机会参加高考,要懂得珍惜。

沈茵说,这个阶段同学们都比较疲惫,做题也显得比较急,会出现审题没看清楚题目的情况,但问题不大,“(三模)难度肯定会比一模二模容易一些,主要是给学生信心,同时有机会练习一下考试时间的分配,调整自己的状态。”

最后一天

所有任课老师做考前最后的叮嘱

“同学们轻松应考,正常发挥就好了。”讲台上,班主任沈茵老师在给同学们做着最后的考前叮嘱。昨日是考前的最后一天,上午每位任课老师都向教了几年的孩子做着最后的叮嘱,为了让孩子们轻松应考,生物老师更是放了一首包含生物知识的歌曲。

沈茵老师告诉记者,最后一个星期,家长们自发筹钱为孩子们送去牛奶、酸奶,让学校小卖部送到教室,“主要是给孩子们一些惊喜,让他们放松。为让孩子们保持一个好的状态,我给他们看了一些励志的纪录片和演讲,希望鼓舞一下士气,今天充满信心地去考试。”

学生:一切照常 当做普通的一天

考前一个星期是自主复习的时间,韦文龙说自己主要是找漏洞,“白天有卷子就做一些卷子,然后改正错误,薄弱的科目就多做一些,集齐一起归纳。”韦文龙说,最后阶段卷子不会做太多,主要是调整好心态。

下午自习结束,韦文龙和同学们一起看了自己的考场,对于考前最后一晚,他说一切照常,“今晚看看语文的作文,看一些有帮助的技巧,照常睡觉、照常起床,当做普通的一天。”

即将踏入高考考场,韦文龙说特别感谢老师三年来的培养,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异地高考的政策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政策没有调整我还需要再留一年,现在可以和自己奋斗了三年的同学一起毕业,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谈起愿望,韦文龙说高考两日只要正常发挥就好。班里另一位同学黄志雄也说,现在不去想太多,认真考完试再想其他事情。

老师:战胜自我 发挥80%实力就好

对于班里参加异地高考的孩子,沈茵老师是看着他们一步一步成长的。对于这些孩子,沈老师没有担忧,但她看得出来他们的压力比较大,“这些孩子都有希望能考上重本,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高,压力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大的。主要的表现一是上课时比较容易困,二是做作业做不完会很着急,三是测验当中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

沈老师说,每当出现这种状况,不少孩子会主动和她沟通和交流。其实更多的只是心理问题,“现在这个阶段,因为压力大,有的孩子生病了,有的孩子则是睡不好觉影响了考试的发挥。他们来找我时,我就鼓励他们。高考前出现任何状况都正常,好过在高考时出现问题。”

沈老师透露,这几天有些孩子会想到高考填志愿的问题,“甚至有孩子会纠结,到底是考广州的大学,还是考家乡的大学?不过,最后还是倾向广州的大学。”

沈老师说,这些孩子中有的还是会流露出想家的念头,作为老师的我会告诉他们,“你们想要报考什么样的学校,那就等考完后再去考虑,现在要集中精神考试。”

沈老师希望孩子们可以战胜自我,“战胜自己就是最好的了,在考场上能发挥自己80%的实力就已经赢了很多人。我会在门口陪着他们,希望他们可以考上理想的学校。”

记者手记

“异地考生”只是一个标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所谓的“异地考生”其实与普通考生并无差别,他们和本地考生一样努力、勤奋,他们非常渴望学习的机会,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好好珍惜这次高考的机会”,他们不敢想考上什么样的学校,而是好好完成考试就好。

班主任沈老师说,在她看来,异地考生和普通考生没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要说特点,“这些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勤奋,有着自己的目标,很多人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备考状态。”

韦文龙三年级就来到了广州,到现在也有8年的时间,他说,“我应该算半个广州的孩子了,我特别想留在广州。”和韦文龙一样,他的同学黄志雄也很早就随父母来到了广州,黄志雄说,外地人对广州的建设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可以有更多异地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韦文龙则说,“异地考生”只是一个标签,“其实来广州这么多年,也很适应这里的生活。同学也把我们当作是本地生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希望自己可以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能和父母一样留下来为广州做些什么。”

多么淳朴的愿望,希望今日他们和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责任编辑:GDN002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