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模式”30载 “广播+”再出发

新浪广东
关注12月15日,“潮起珠江 不忘初心——珠江经济台开播30周年”活动及“首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广东广播中心三楼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驻会副会长、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广宁、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庆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的代表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广播人和学界专家共300多人出席活动和论坛。
今天下午将举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广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同时举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经济广播节目工作委员会”2016年年会。来自全国各地广播电视业界的领导、同行和学界专家30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珠江模式”的渊源以及融媒时代的广播创新。
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张惠建致辞
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庆才致辞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广宁致辞
“经济第一台”破茧而出,开创“珠江模式”
很多老广都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有一个全国闻名的广播“珠江模式”。
当时,随着对外开放,境外广播夺走原广东电台七成左右的听众,同时电视迅速普及让广播面临不小的压力,广东迅猛发展的商品经济也对广播为经济建设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狼来了”的局面,原广东电台决定学习境外先进的广播模式,开办一个全新的电台。办台报告呈报广东省委,并转呈当时的国家广电部征求意见,得到支持。
筹备组给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震写信,恳请他题写台名。王震非常重视,认为创办第一个经济电台应当由党内“经济专家”、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题写台名。他写信转请陈云题词,于是,陈云亲笔题写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台名。
1986年12月15日凌晨5时整,随着“珠江,珠江,珠江通四海,经济第一台”的呼号播出,中国内地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诞生了。珠江经济台一改传统广播的录播节目方式,采用以直播、主持人、大板块、滚动播出、听众参与等为主要特征的广播新模式,被誉为“珠江模式”。
他们创造了中国广播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个让普通听众进入“神秘”的广播直播室参与节目直播,第一个将直播室从室内搬到了户外,第一个在公众场所开办固定直播室,第一个直播报道外国元首访问广州,第一个以海陆空多点立体直播的方式举办大型户外活动……
这种播出形式让听众耳目一新,吸引力爆发式提升,与境外电台的收听率比从3比7很快反转为7比3。连续几个月,电台每天收到3000多封听众带着赞誉的来信,各个节目的听众来信多到要用麻袋装。《七彩黄昏》节目播出特别节目《费翔自述》,一个星期收到15万封信。大街小巷的“珠江台热”还救活了当时广州一家濒临倒闭的收音机厂,市场上收音机一度脱销。1988年,珠江经济台的成功创办被评为“广东改革开放十年10件大事”之一,“珠江模式”成为中国广播改革的代名词,掀起全国广播改革的热潮。

13位珠江经济台30年广播代表台上合影
首提“广播+”战略,形成广播传媒新发展生态
一路走来,广东广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主流舆论阵地,极大地丰富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珠江模式”的成功以及广东广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是“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精神贯穿始终的结果。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原党委书记白玲发表感言
伴随新媒体时代到来,广播如何创新发展?2014年,广东广播首次提出“广播+”战略,强调以广播为主体,进行主动地融合而不是“被+”,办处处听得到的广播,常常看得见的广播,时时有温度的广播,人人谋创新的广播。
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曾少华作主题演讲
广东广播开辟了“荔枝台·广播在线”(RGD)、官方微博微信群、APP手机客户端、电商平台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并整合新媒体资源,成立“珠江网络传媒”,变原来单一的音频传播为音频+视频+新媒体的复合传播。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台长杨晶作主题演讲
广东广播打造了年度大型公益行动品牌活动“大爱有声”,联手近30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机构举办数百场公益活动,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5年全国十个广播创新创优节目之一。还通过组织融媒体活动传承岭南文化,今年珠江经济台面向全球举办“首届讲古鳌头赛”,挖掘培养“粤语讲古新人王”,传承广府文化,并在广州白云山永久设立“云山珠江讲古台”,打造“广州文化新名片”。
上海东方广播中心主任孙向彤作主题演讲
“广播+”战略触发了广播人更大的创新激情。“黎婉仪工作室”“尹铮铮工作室”等以广播主持人命名的工作室拥有多项自主权,成为广东广播电视台改革创新的试点,成为广播节目生产、项目运营、媒体融合、市场化运营的创新平台。
原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副总编辑董传亮作主题演讲
在融媒体时代,开创“珠江模式”的珠江经济台再立潮头,以“广播+新媒体”“广播+电商”“广播+教育”等重新定义传统电台,打造“具影响力的粤语传播平台”。2014年广东广播淘宝店上线,“双11”珠江经济台策划全国广播电商产业首个“电台直播节目+互联网传播+电商”项目,从传播领域“跨界”消费领域。2015年,珠江经济台领头推出“一听即发1+8”广播电商狂欢节,以“广东广播微商城销售平台+八大频率节目+产品”分享“双11”市场。2016年,广东广播电商“狂欢节”扩展为“狂欢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APP、微信等多渠道直播,打造中国广播“双11”第一IP。
近三年来,广东广播实施“广播+”战略,对广播的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深度融合进行全面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广播传媒新的发展生态。

全国各地广播电视业界的领导、同行和学界专家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