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空气被谁污染 松下新风系统打响空气保卫战

新浪广东
关注谈霾色变!随着北方PM2.5污染的加剧,空气质量日渐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殊不知,作为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学校教室,其空气污染程度却长期被忽视,甚至漠视。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室内空气污染是不分南北、不分有霾无霾!

5月12日,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携手国内唯一一本关注学校品牌建设的月刊——《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在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举办了一场以“学校品牌不可忽视的隐形工程——空气管理”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广东、贵州30余位校长和教育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大家就室内空气污染的产生,受污染的教室环境对师生的身心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有怎样去改善和提升教室空气质量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和讨论。

首先,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江本修副本部长介绍,人体本身也是污染源,所以日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很高,从政府到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室空气质量的改善,要求学校教室必须具备“阳光+通风”两项要求。
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王礼维校长也分享了他们在改善教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一些举措。比如该校的艺体中心就使用了新风系统,如今举行大型活动,就再也没有过去那种胸闷、甚至头晕的现象。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商品企画部邓育涌部长提出教室里的“环境污染”在一些学校正在成为危害学生和教师的“软性杀手”:第一,由于通风不畅和室内温度增加有害物质的挥发性,无法尽快释放装修和家具污染。第二,细小的PM2.5粉尘颗粒可以通过门窗以及建筑缝隙大量渗入教室。第三,由于门窗紧闭和空调的使用,人员密集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严重超标,使学生产生胸闷头晕、注意力分散、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第四,教室内人员密集,病菌极易滋生和传播。
随后《学校品牌管理》杂志总编王永江指出教育界对学校空气质量的问题普遍缺乏关注,该刊后续将聚集教育界、企业等多方力量,对教室空气质量做专题深度的研究报道。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现场与有意愿改善教室空气质量的学校签订战略协议意向书,承诺长期为相应的学校免费提供室内空气质量咨询和解决方案。
相关教育专家对本次研讨会评价很高,认为此次研讨会在教育界打响了空气保卫战的第一枪。
据悉,此类型的研讨会在中国南部地区来说,还是首次。说明大家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对空气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当不是问题的问题、而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大必需品:空气和水源,被污染而成为奢侈品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打响保卫战的紧迫性,只怕为时已晚。
责任编辑:GDN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