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徐彬觉一 艺术是我的生活方式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徐彬觉一,独立艺术家,江苏南通人,现居广州。自幼酷爱艺术,多年游历世界各地名山大川间,以自然为师,感悟自然。

“与其说,我搞艺术,倒不如说我在寻找一种生活方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徐彬觉一,独立艺术家,江苏南通人,现居广州。自幼酷爱艺术,多年游历世界各地名山大川间,以自然为师,感悟自然。创作了大量雕塑、绘画及摄影作品,形成了以易经系列、西藏系列、佛像系列,《觉》系列及“叁佰陸拾渡”主题系列为代表的雕塑作品。把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打破传统的禁锢,减去华丽的矫饰,注入精神的内核,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彬觉一说自己是活在出世与入世缝隙中的人,出入自由,随心自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喜欢大海,在海滨城市生活了五年;因为喜欢大山,每年有三四个月都在登山途中,游走于山水之间作画。偶然一次机缘喜欢上了雕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西藏朝圣之旅给予了徐彬觉一无限的灵感,于是他创作了朝圣者系列雕塑作品。“夕阳西下的黄昏,在离天堂最近的大昭寺,余晖洒落在寺庙的佛像上,地面上的影子无限拉长仿佛通往天堂,感觉是心灵向善的牵引”。

跟徐彬觉一约好在他的工作室见面,见我来到后,十分亲和的迎我进门。当时他正在听古典乐,一边泡茶一边招呼我坐下,桌上散落着他女儿做的巧克力,沙发旁放着一架古董钢琴,凳子上还摆有吉他。我似乎忘了自己是来采访,反而像是来见一位老友,我们一起聊音乐、弹琴、谈艺术、分享在旅行中的见闻...

翻开雅昌艺术中心为徐彬觉一做的艺术大书,其中讲到一幅鹿角雕塑的时候,徐彬觉一的表情变得沉重起来,他说听到舍身救众生的善鹿王的故事时,深受感动,便有了“鹿王慈悲”这个作品,同时将和平鸽融入其中,祈愿每个人都怀有慈悲之心。

他创作的大型艺术装置,是从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千佛展搬回来的。整个空间被佛像笼罩着,房顶是金色的几何体,站在当中抬头往四周看,视觉十分震撼。这些佛像与人们印象当中的有所不同,线条流畅,个性鲜明,都是当代现实生活中的红男绿女,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灵魂,充满着现当代的风格色彩。

聊到他现在正在做的的360渡千佛计划,日塑一佛的工作量一度压垮了他的身体,生病住院、资金链断裂等等一连串问题的出现,他都没有想过要放弃,只因为心中秉承着对雕塑的热爱,对佛的敬仰。从360渡千佛计划中徐彬觉一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千佛计划早已超出雕塑本身的意义,使得每个造佛的人内心充盈,愈发的展现出真善美的一面。

他塑造的佛像,原型既有演员周杰、心灵作家张德芬,也有街边乞讨者,甚至是路边的一盏明灯。对他而言,人人皆佛,观佛即观心。以佛像的表现形式而言,徐彬觉一的作品打破了自古“千佛一面”的常态,千佛百态,塑形之法大同小异,以块面切割,将形体极度简化,表现最本真的一面。徐彬觉一的佛像,没有五官和服饰,极具抽象化,也体现出艺术家在当下纷繁混杂的世界中想要秉持住那份纯真和单一。

问徐彬觉一,他的作品当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尊。他说最有意义的是凯旋门系列,“倘若世间没有战争,何来凯旋之门”。用作品弘扬大爱无疆,世界和平。 

徐彬觉一从不参加任何比赛、协会,一些机构邀请他做院长等职务,也都一一谢绝。只忠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用心去感悟艺术。目前千佛计划已完成934尊,耗费3年时间,一抹泥、一雕刻,都是赋予佛像新的含义。徐彬觉一发愿一辈子要完成三千尊佛像,将中国文化独立精神发扬传承下去,用艺术品影响他人,用美的作品感染众人。

临走前我问他是否担心自己有江郎才尽、灵感枯竭的那一天,他笑道自己从不担心明天的事情,每次一抹泥、一雕刻,似乎上天就会给他自己灵感,活在当下,永远相信明天会更好。在他的作品当中,艺术与生活、信仰与凡俗、西方与东方,都是融为一体的,雕塑早已成为他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如他微信的签名一般:主业生活,副业艺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