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杯广州赛区决赛暂缓举行 多家机构取消报名点
摘要: 今年春季开学前后,教育部发了多个文件,内容包括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竞赛命名等,引发了教育培训市场的“震荡”。在广州乃至全国范围,一些知名教育机构正被有关部门约谈;有的机构正在取消联赛及各类杯赛的报名点;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超纲内容”培训,部分机构正在自查自纠。昨日下午,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下称华杯赛)广州赛区组委会发布消息,确认今年广州赛区决赛暂缓举行。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季开学前后,教育部发了多个文件,内容包括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竞赛命名等,引发了教育培训市场的“震荡”。在广州乃至全国范围,一些知名教育机构正被有关部门约谈;有的机构正在取消联赛及各类杯赛的报名点;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超纲内容”培训,部分机构正在自查自纠。

昨日,华杯赛广州赛区组委会发布广州赛区决赛暂缓举行的通知。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摄
现象
华杯赛暂缓举行,多家机构取消各种比赛报名
昨日下午4:43,华杯赛广州赛区组委会在《现代中小学生报》微信上发布了“关于第23届华杯赛广州赛区决赛暂缓举行的通知”,其中明确“原定于2018年3月10日的广州赛区决赛暂缓举行”。该组委会解释称:“2018年2月28日,广州赛区组委会接到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根据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华杯赛’组委会为了落实公告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经过‘华杯赛’组委会扩大会议,决定暂缓原定于2018年3月10日举行的决赛。”
无独有偶,前日晚上,有家长收到培训机构学而思发来的通知称“学而思暂停小学数学联赛的报名工作”。据了解,广东省小学数学联赛是由广东省数学会主办的省级官方比赛。今年,这个小学数学联赛原定于3月1日正式报名,但昨日学而思却突然停止帮助学生报名参加该项赛事。对此,相关人员表示,目前还不知道这类竞赛未来是否还会举办,但学而思坚决拥护四部委出台的相关政策,因此暂停报名工作。
除了课辅巨头“学而思”,不少协会也取消了比赛或夏令营。据广东省初等数学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昨日上午,该学会研究决定,“小小数学家”夏令营、秋季班、冬令营都不打算办了。
另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比赛——“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是否也会暂缓举行?组委会表示,目前正在商讨。
广州多所机构负责人表示,从2014年广州叫停各类杯赛之后,机构逐渐没有自行组织赛事,更多的是为一些全国的老牌比赛或者是协会举办的比赛设立报名点。如今,比赛的主办方主动叫停之后,机构也随之取消报名点。
大机构自查自纠,小机构担心面临整改
事实上,多个数学重头比赛的取消,与日前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下称《通知》)不无关系。记者获悉,该《通知》内容包括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的证照要求、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监管、严禁竞赛与培训结果和入学挂钩、明确不能超纲教学等。
《通知》在教育培训行业内造成了不小的“震荡”。广州有知名机构负责人正被邀请上京参与跟《通知》相关的讨论,也有一些机构被属地教育部门约谈。学而思、卓越、明师、立尚等机构均在昨日回应称,将坚决拥护和积极响应《通知》精神,合力推进素质教育。
记者获悉,对于大中型的教育机构来说,《通知》较有杀伤力的表述是“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我们已经在开展自查自纠了!”广州一家机构的市场总监表示,《通知》发布后,该机构就在自查是否有超纲超前教学的行为,“我们的学科负责人一直反对超纲超前学,但是肯定也有一些是擦边球的,所以我们也正在自查和规范。”
对于小机构来说,营业执照这一点“非常要命”。《通知》指出,对虽领取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尚未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具备办证条件的,要指导其办证;对不具备办证条件的,要责令其在经营(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再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记者了解到,广州仍有不少小型培训机构具备营业执照但尚未取得办学许可。有租了居民楼开补习班、邀请退休老师来上课的小型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生意还是很火,但担心面临整改。”
观点
家长:这种疯狂行为就是应该叫停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10名家长中,有8名认为,补课乱象真的该好好治治了。
“现在好多机构从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教初中知识了。这种疯狂行为就是应该叫停。”家长王先生说,由于女儿面临小升初,一向支持快乐学习的老婆不淡定了,一定要他帮女儿去补习班报名“刷题”。担心女儿听不懂的王先生,也坐在补习班后面听课,“上课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解题套路去做题,不然就是懵的。那些题目啊,就是我也要消化很久,回来才可以教女儿。”过了两周,“顶不顺”的王先生准备退款,可是女儿竟跟他说:“爸爸,我们班比我成绩好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你还是帮帮我吧!”王先生说:“孩子跟风要求家长要补课,你怎么办?万一真没考上好学校,她怨你怎么办?”最后,王先生还是缴费帮女儿报了“一对一”,“数学英语两门课,一次课两个小时,一个月8000块钱就没有了。”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除署名外)
校长:专项治理能遏制课外辅导乱象
有民办学校校长分析指出,此次专项治理重拳出击,势必会遏制课外辅导机构的一些乱象。她表示,为了敛财,当前不少教育机构会自己组织一些赛事,然后以赛事培训的名义收取一定的培训费。更有甚者,打着一些名校“密考”“提前招生”等旗号,组织考试收取家长费用,扰乱招生。而一旦有学生考上名校,机构则会借助这一学生的所谓成功案例营销,吸引更多学生报名。
不过,专项治理也并不代表一刀切,往后这些赛事的走向如何更值得关注。“一部分孩子数学思维较好,对奥数十分感兴趣,让这部分孩子享受解题的思维乐趣是很有必要的。今后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比赛环境也同样值得关注。”该校长表示。信息时报记者 梁诗柳
专家:教育培训并不是有需求就应迎合
“教育部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但最后怎样处理,还得看。”华南师范大学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督导吴康教授表示。
广州有教育专家表示,教育培训并不是有需求就应该迎合,还应该注重教育本质。如果真的下力整治的话,教育机构要“活下去”就得“不贪婪、守规矩、少张扬、讲良心,有责任”,一样都不能缺。当然,我们也应该承认,教育机构是基于目前实际存在的学习差异化多样化需求的现实下的“有益补充”,建议出台鼓励中小学校这支“教育正规军”主动有效供给的激励政策措施和经费筹措方案。另外,针对招生升学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学行为的影响,义务教育应当同样对待公办中小学和民办中小学招生,均不得允许学校进行招生测试或任何形式的选拔。否则,只要允许民办学校选择学生,教育的生态环境就依然有破坏者。
链接
校外培训机构今年内要完成集中整改
2月26日,《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发布。《通知》表示,针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三个阶段的专项治理行动。专项治理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全面部署和排查摸底,要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集中整改,要于2018年底前完成;第三阶段,专项督促和检查,要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
信息时报记者 梁诗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