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黑水河山洪暴发 半岁大熊猫溺水死亡胃里还有奶

封面新闻
关注7月3日,一张大熊猫照片在网上热传,据称在成都大邑县发现,已经死亡。记者从成都林业部门获悉,该消息属实。

“发现地是西岭镇云华社区。”据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3日下午1点过,巡山人员在山洪爆发后巡护中,发现一只大熊猫死亡,“是亚成体,看起来半岁左右。”
保护区管理局立即组织赶往现场调查,初步判断疑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大熊猫死亡,后送到成都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动物园),会同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一起对该大熊猫进行解剖,确认其死亡原因。

发现已经死亡的大熊猫

7月4日上午
成都林业部门发布通告如下:
2018年7月3日,保护区管护人员张学良沿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小河子沟区域进行巡查观察。13点30分左右,巡查到云华村9社磨子坡处,在小河子沟的河中央河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大熊猫幼体。
张学良当即报告了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区管理处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将这只疑似遭暴雨后被洪水溺亡的大熊猫幼仔尸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据鉴定报告
死亡大熊猫为幼仔,半岁左右,雌性,体重14.25kg。
头部有2处皮下出血,下颌出血,肺部有大量气泡,胃内有奶,肠道内有已消化的竹叶,脾脏有少量出血点,其他脏器无肉眼病理变化。诊断为溺水死亡。
判断可能因2日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该大熊猫幼仔不慎落水溺亡,后随洪水冲至河岸浅滩处被发现。

目前正是暴雨季节,成都市各级林业部门将切实加强汛期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力度,畅通信息预警预报渠道,及时排查治理隐患。
提醒要求在山区作业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加强巡护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野生动物栖息状况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