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广州公交车驾驶员心理评估及应急处置培训举办

广州交通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近年来,广州大力打造快捷、方便、多元、舒适、智能的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体系,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广州公共交通“硬实力”的提升,广州公共交通“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友爱在车厢”活动已经走过了32年,“广州式让座”、“广州式乘车排队”也成为了让其他大型城市艳羡的风景,“微笑服务”、“公交车长制”也让公共交通的服务承诺更加掷地有声。多年来,广州市交通部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关爱公交司机、和谐司乘关系、倡导文明礼让,让广州城市公共交通成为新时代广州城市的新风景和闪亮名片。围绕交通法规、安全行车、应急技能、健康心理、文明服务等培训工作要点,市交通部门坚持指导公交企业每月开展驾驶员安全服务大小课教育、心理健康专项培训、违规人员分类培训以及其他特色培训,不断提升司机的服务品质和心理素质。

公交司机群体心理测评揭秘!他们是这样练成的

在对国内外大量统计数据分析基础上,市交通部门于2016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营运驾驶员心理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采集驾驶员健康情况、家庭状况、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数据分析评估驾驶员的工作状态,加强对驾驶员心理健康管理,及时干预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负面心理情绪,降低“人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风险,从源头上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针对驾驶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市交通部门利用驾驶员隐性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积极开展以情绪管理、心理干预和心理调适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心理专题培训,提高驾驶员自我减压能力,积极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建立跟踪教育管理清单,对经评估有心理辅导需要的驾驶员,进行持续跟踪教育,并定期收集意见反馈,热心关注驾驶员的心态和情绪变化。

2016年起, 交通部门面向公交驾驶员开展“专业辅导+系统培训+心理干预”三位一体的系统专业辅导

2016年起,市交通部门即全面部署组织各公交企业启动心理培训系列工作,会同中山大学心理学专业团队等专业机构,建立起面向公交驾驶员及安全服务人员的心理辅导、心理干预的专业工作体系,成立公交公司的EAP试验基地,对在职公交驾驶员进行心理评测和心理干预的专题培训,及时对公交驾驶员及安全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控并干预,准确掌握驾驶员的心理动态,并作为营运安全的辅助措施固化执行。

近年来,进一步通过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广州市公交企业陆续建立驾驶员心理关爱管理系统和心理健康三级干预体系,逐步覆盖全体驾驶员。通过入职筛查开展岗前心理健康培训,通过在职驾驶员心理健康评估定期掌握其心理状态实现分类教育,通过专项培训及紧急心理干预解决驾驶员所面临的各类心理困扰,对重点驾驶员开展阳光心态心理培训,帮助驾驶员减压放松。比如,一汽巴士公司每月由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对管理线路的所有驾驶员隐形安全隐患进行评分,项目主要包括生理安全(含年龄、驾龄、病假天数、线路调整、慢性病、生活作息等8项指标)和心理安全(含家庭状况、培训情况、性格、情绪、合同到期天数等6项指标)进行分级对照评分。评分数据每月更新,对当月分值高的驾驶员进行重点跟踪,管控风险。

公交驾驶员入职先测评心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交通部门会同市公交集团共完成2.5万余名在职驾驶员的心理评估;对拟入职的驾驶员进行心理健康筛查,262名心理测试不合格的人员未被录取成为公交车驾驶员;同步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心理测评,组织了5期安全管理人员心理关爱专题培训课程。在此基础上,市交通部门今年以来围绕“驾驶员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主题,组织全市交通运输企业培训讲师集中开展了4场专项培训,培训企业讲师1100多人,“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停车、开门、疏散、报警”!强化日常行车应急处置

近年来,市交通部门要求各公交企业每季度组织营运车辆安全应急处置和消防演练;分期、分批组织在岗人员开展燃气和纯电动车发生自燃、漏气(漏电)、纵火、恐怖袭击、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全体员工全覆盖参与;同时,落实公交驾驶员应急教育全覆盖。规范驾驶员遇突发情况时正确使用制动避险、停车时拉手刹、不加速时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并组织开展情景模拟演练,提升驾驶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结合正在进行的纯电动车实操培训,增加该车型的应急处置操作考核项目,特别强调“停车、开门、疏散、报警”,做到“懂驾驶、会操作、能应对”。

PS:

当驾驶员遭遇辱骂、挑衅或殴打等突发应急情况,驾驶员操作指引如下:

1。不影响正常营运。驾驶员应避免矛盾升级,确保营运秩序正常。

2。影响正常营运。立即靠边停车,拉好手刹并熄火。迅速打开应急灯及SOS报警装置,打开前后门疏散乘客,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如果出现人员伤亡,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报告企业安全保卫部门,等候公安等部门人员到场处理。

工作重平时,完善日常工作巡查,确保安全有序

目前,市交通部门组织各公交企业发动各级安全员进行及时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突发事件)苗头,立即进行干预,并开展“一对一”的谈话、咨询、教育,把事故压制在初始阶段。此外,市交通部门还组织各公交企业不定期对各基层单位开展相应培训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层级职工能熟悉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

此外,市交通部门会同市公交集团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微笑服务”等活动,每月结合安全培训做好活动宣传,并安排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加强对公交驾驶员行车作风进行温馨提醒及监督,进一步提高一线驾驶员服务水平。

职工理发室、假期小孩托管、职工福利超市,关爱公交一线职工措施解决司机后顾之忧

在广州市的各公交企业,面向公交服务人员,特别是公交驾驶员的保障服务逐步升级,公交集团二汽、三汽等公交企业为驾驶员建立专门职工理发室、职工超市等服务项目,为广大公交车驾驶员解决了诸多现实生活需要,在企业体会到家的温暖。寒暑假期间,各公交企业为驾驶员提供了幼儿托管服务,深受职工欢迎。据了解,目前交通部门还引导公交集团等企业还在深化面向职工子女的就托就学服务,切实为驾驶员们解决家庭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市交通部门还积极打造“灯塔行动”活动品牌,组织广大公交职工会同家属、儿女共同参加活动,让家人更加了解公交职工的日常工作情况,也让日常忙碌的公交职工有机会与家人增加交流与沟通,获得了广大公交职工的认可。

大力推动公交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友爱热情的广州公交

在公交行业中,职工各种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州交通部门推出面向交通职工的“共会”APP,满足包括广大公交驾驶员在内的工会会员“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的职业提升、兴趣爱好等多方面需求,注册会员累计超过30000人次,2018年共举办“共会”主题活动150多场次。各类活动满足了广大职工业余体育、文化、生活等多元化需求。广州交通文体活动已成为职工乐于参与的业余活动,以公交职工为主体的足球、篮球项目在各项比赛屡夺冠军,带动了公交行业的凝聚力和交通专业品格的塑造和培养。

此外,今年以来,广州交通行业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最美羊城工匠”等各级荣誉的交通系统职工6人;荣获各项荣誉的集体 4个;市交通部门用“点”带面传播榜样的力量,先后举办“榜样的力量”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的交通劳模事迹分享会,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领军作用,进一步提升广大公交职工荣誉感、责任感、安全感、归属感,打造广州公交行业健康向上的优良风尚。

责任编辑:GDN007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