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走天下 你还记得当年的粮票布证吗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从今晚开始,我们在节目中推出《生活变迁40年新词汇》系列报道,一起来回顾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变化,记录新时代,感受美好生活。今天要了解的第一词就是:扫码。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从今晚开始,我们在节目中推出《生活变迁40年新词汇》系列报道,一起来回顾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变化,记录新时代,感受美好生活。今天要了解的第一词就是:扫码。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支付方式迈进了移动支付阶段,一部手机走天下的 “移动支付大时代 ”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沟口肉菜市场,无论是卖菜还是卖肉的摊位前,都挂有这样的支付二维码,市民来买菜的时候只要扫码就可以支付。

不管是对于商家还是顾客,移动支付都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以前出门或消费,要随身携带大量的现金,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后来可以汇款和刷卡,生活更加方便。提起改革开放之前要用粮票、肉票等票证购买生活必需品,许多老辈人至今还记忆犹新。

市民 林伯:粮票就是比如我们去吃碗点心,这个点心一毛钱,就要一张粮票,如果没有粮票单纯钱也没办法吃,就相当于要一毛钱和一张粮票,单纯只有粮票没有钱也没办法吃。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物资匮乏,支付方式使用“票证+现金”的模式,吃饭穿衣都要凭票购买。

市民 林伯:这些票是政府发的,我们私人没办法的,布证是每年发多少布证是固定的,以前发的布证还不够做件衣服,每人都发的那点布证都不够做衣服,所以要做衣服就要跟人家买点布证来凑,跟人家多买一些布证,然后凑起来买布才有办法做衣服。
市民 黄伯:吃点心的时候一两粮票就去泡碗面吃,我懂事的时候就用了七八年,后来就没有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

,粮油实现敞开供应,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相继兴起。
从一张“粮票”到轻松的“二维码”付款,改革开放40年,支付创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使生活更加便利、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