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首位“岛主”打造旅游海岛 拟明年开放

新快报
关注
■珠海三角岛计划明年部分开放,2022年实现全部开放。 通讯员供图
位于珠海海域,总投资达22亿元
新快报讯 记者沈逸云 通讯员冯建奎报道 今年5月,《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广东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明确可市场化出让,当“岛主”不再是梦。7月1日,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广东作为全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的试点省份之一,2017年3月即对首个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进行了用岛权转让签约。珠海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竞得三角岛使用权,该公司总经理苏庆龙亦成为广东第一位“岛主”。据透露,该公司拟投资22亿元,将三角岛打造成世界级休闲度假胜地,并计划明年部分开放,2022年实现全部开放。
岛上已通电并实现4G信号覆盖
三角岛位于珠海香洲东南部20公里,珠江口外,面积为0。 62平方公里。2017年年底,珠海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三角岛正式开发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以“公益+旅游”模式开发的无居民海岛。
“三角岛开发要充分考虑它的自然禀赋和地理特点。”该公司副总经理胡帝娅介绍,三角岛设计思路上坚持建筑占地最小化,重点打造海洋农业科技展示、棕地修复、雨水收集再利用、海水淡化、森林恢复、沙滩修复等项目,总投资达22亿元。
在设计目标上,将通过打造“漂浮中心镇”“闪耀湾”“空中花园”“伊甸谷”“智慧公园”“月亮湖”“梦幻海滩”“热带乌托邦”8大未来主题发现园区,将三角岛打造成为海岛特色突出的特色旅游品牌和世界级休闲度假胜地。设计理念则以生态岛礁、宜居宜游、科技支撑为指引,在整岛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三角岛“山、海、湖、岸、滩、礁、湾”资源组合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与此同时,胡帝娅透露,三角岛项目开工一年多来,进展较为顺利。目前,三角岛后勤码头工程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三角岛码头工程、沙滩修复工程、海水淡化工程正在建设实施阶段,岛上已经通电,并完成了4G信号覆盖;三角岛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三角岛整岛概念建筑设计方案正在设计阶段。
“岛主”苏庆龙则表示,目前三角岛正在开展首期建设,明年打算向游客开放部分旅游项目,2022年将实现全部开放。
实施生态修复已投入3亿多元
“三角岛接近2/3的区域被破坏,很多地方都只剩下裸露的乱石,必须先进行修复。”“岛主”苏庆龙仍记得第一次登上三角岛时的沉重心情——目之所及,乱石堆满海滨沙滩,土渣、碎石渣随处可见;草草掩埋的各类垃圾经过雨水的冲刷,裸露在沙土外面。
据透露,该集团主要营运港口码头,投资海岛旅游是原有产业的延伸性发展,亦是出于战略转型需要。另外,该岛位置优越,届时不仅可以与珠海各海岛形成串岛游,还将与港澳游形成一条线。“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对遭到破坏的生态进行保护修复、合理利用。”苏庆龙说。
“我们公司目前已经在三角岛生态修复方面投入了3亿多元,主要开展沙滩复绿、海水淡化、植树种草复绿等。”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初步完成了三角岛项目生态修复设计方案和全岛建筑概念设计方案,计划通过蓝色海湾整治,形成良性循环的海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维护海岛生态系统平衡。此外,还将建设海岛监视监测中心及生态物联网。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垃圾处理问题,该岛将打造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游客不仅可以全程观看垃圾处理,还可以用垃圾来换取经处理后的化肥。同时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植被灌溉和部分生活用水等。未来,游客不仅可以体验海岛风情,还可以体验先进环保科教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