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建筑设计师齐聚广州IFC 感受城市美好

新浪广东
关注11月30日,思想沙龙138#系列——‘城市之光’主题沙龙在广州IFC[M空间]展开。本次沙龙活动邀请到重量级建筑设计师MARK和ASTRID(PKN创始人、日本茑屋书店设计师、KDa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周承(建筑师、轻健身创始人)、刘二囍(写手 、建筑师、1200bookshop创办人)、叶敏(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扉建築、扉美术馆创始合伙人)、陈伟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越秀商投设计管理部设计总监),为我们分享他们的建筑设计创意及对建筑设计的理解。

‘城市之光’ 建筑的创意照亮生活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每一天都要跟建筑打交道。从清晨睁眼看到的“家”,到工作的“写字楼”,再到闲暇时的“健身房”、“书店”。。。一幢具备文化和艺术相交融的建筑,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贯穿着我们的生活,建立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并且不断地影响着我们。

怎样的建筑才能成为‘城市之光’?本次沙龙的嘉宾们为此给出了答案。
“All over the world, we found out that people like the same things in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as they like it to be warm, to be welcoming, comfortable, friendly and romantic。”
Mark和Astrid在1991年于东京成立了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 (KDa)事务所,它以建筑、室内、公共空间和装置闻名。代表作品有茑屋书店Daikanyama T-SITE/Tsutaya Books (2011)、东京银座广场GINZA PLACE(2016),以及2017年在曼谷开幕的文化综合体 Open House (Bangkok, 2017)等。

叶敏(米笑)
“一个好玩的地方,可以吸引很多人来带来创意。未来,我们也不知道这里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永不落幕的剧场,人们可以在这里好好地展现生活,互相启发。”

2015年,扉建筑开始了一个非常具有实验性的集合住宅设计,回应了新时代的住宅需求。针对工作与生活高度融合的“斜杠青年”群体,改造了位于广州紫泥堂的一栋旧纤维板生产厂房,利用旧建筑的框架结构和较高的层高,置入了7套特别设计的住宅,以垂直街道互相连接,为“斜杠青年”的“无界生活”提供了一个“无界居所”。
周承
“像这样的一个足球场,它点亮了人们的生活,并不需要是一个非常规整的足球场,才能够满足人们的体育活动需要。这就是我所说的体育,对于社区的这个作用。”

轻健身从‘无’到‘有’,从对于传统社区临街商业的探索到对于社区零散公共空间的活化。轻健身的奥秘,不仅在于模块化标准单元式构造,更有对于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智能化无人值守技术的实现。它在你运动的四方空间背后,有着更为远大的志向:将社区体育空间集成解决方案带给更多城市,点亮更多的‘光’。
刘二囍
“我希望1200 bookshop能成为一道照亮城市的光。1200 bookshop有一句slogan是‘为一座城市点燃一盏深夜的灯’,而这盏灯其实已经在感染着很多的人。”

当下做书店做得最有创造性的除了日本就是中国大陆,日本像是茑屋书店,将书和家电结合起来,或是什么可以睡觉的书店,只售一本书的书店,流动书店等等,而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也使书店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好的书店?书才是书店的核心。因此,书应该被体面地对待。在书的选择上,1200 bookshop 坚持保有1/3的滞销书,滞销书就是那些有些晦涩的,很多人看不懂或不愿意看,但是有价值的书,剩下的是常销书与畅销书。
陈伟智
“企业越来越关注人对环境的诉求,国际通行的WELL健康建筑标准涵盖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度、精神等七大维度,将绿色建筑认证的视角从楼宇拓展至人本身的健康和福祉。”

智能高效、绿色节能、舒适健康、共享社交的办公环境需求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水平,写字楼的先进程度已然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名片。作为本次‘城市之光’活动的联合主办方,越秀商投紧随时代潮流,打造出更人性化、更有温度、更有文化的办公空间项目:越空间、广州环贸中心(广州ICC)、越秀中心、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等。

此外,越秀商投打造的项目中,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IFC),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LEED V4铂金级认证的超高层建筑,越秀金融大厦以全球最高分97分的成绩荣膺LEED EBOM v4铂金级认证;今年,广州IFC更是获得BOMA中国建筑管理卓越认证。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福祉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创造出性能优越的楼宇建筑和健康舒适的楼宇环境。
思想之光 与建筑设计翘楚深入探讨
在沙龙嘉宾们精彩的分享结束后,活动又迎来了热烈的讨论环节。现场观众与本次沙龙分享会的嘉宾们进行了近距离接触,一起探讨建筑创意,让思想的碰撞产生炽热的火花。
观众:作为设计师,能否说一下设计思维对于设计作品的重要性?
MARK:(译)对于一个项目的理解,是有很多事情要考虑的,比如客户项目的地点、项目完成的时间、预算、项目的特性,都需要考虑的,这是一个很综合的事情。
陈伟智: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来解决很多的矛盾,我觉得最核心的点就是想清楚我们的初衷的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一个项目要做得好,就是要共赢。就像刚刚周承说的,一个项目要达到资金周转运营,然后就是初衷,比如说他要解决社区运动问题。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初衷,然后过程中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再去平衡。
叶敏:不同的行业,我们第一个想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业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因为既然是共享经济,我们的工作跟生活方式都在转变,我们的空间有没有因应这样的一个需求在转变?比如我们跟北大做项目时,我们就在想未来的教育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那我们需要课堂变成什么样,现在是这样,但是未来不一定是这样的。
刘二囍:我有两个感受,就是设计越来越重要,第二个感受就是设计是越来越不重要。现在很多人扮演设计师,但并没有参与进来。做书店也是,当我交给别的设计师,我有点不放心,因为他没有这概念,或者对书店的实操经验没有很多。比如说书柜要做多宽,很多时候16、18公分已经足够了,但为什么要做30公分,浪费材料、浪费空间。
周承:我之前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如何自学建筑设计。我的回答里包含了5个点。第一是思考,要学会用建筑师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要建立设计的逻辑关系。第二是要学会表达,将脑子里想的东西用手或者模型工具表达出来。第三是数据,建筑是一个很严谨的事情,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有很多的数据。第四是调研,要了解一个东西,首先要找到问题在哪里,就需要很扎实的调查研究。第五点就是实操,就是要练各种各样的小项目,要从项目中汲取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