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起步即冲刺 全力拼经济

政府网站
关注新年刚过,英德市委“一把手”便深入重点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发出“拼经济”最强决心——英德:起步即冲刺 全力拼经济
1月29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刚闭幕第二天,英德市委市政府打出“组合拳”,发出“拼经济”最强决心,组织43家企业、36家商协会“齐聚一堂”共谋发展,“面对面”聆听解决企业烦心事,用真心的关怀、贴心的服务、暖心的政策凝聚政企合力,在新的一年里以“起步即冲刺、全力拼经济”的决心和毅力实现更好发展。
新年首访重点企业
发出“拼经济”最强决心
1月29日,在主会场参加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次日,也是新年上班第二天,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首站走访辖区多个重点企业,开展新春拜年及调研活动。此次行程发出的信号极为明确——明态度、强决心,向全社会传递英德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坚强意志。

在华电清远能源有限公司,调研组高度肯定公司2022年生产经营情况和在核心技术领域科技攻关中取得的成果。张杨彬表示,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拼经济”的冲锋号,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细胞,要把握大局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大刀阔斧攻坚克难,推动技术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让中国华电金字招牌更加响亮。
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通过IPO审核过会,成为在英德本土注册的首家上市企业。调研组希望广康生化继续做大做强,示范带动全市企业竞相上市,实现英德企业大发展大繁荣。并强调工信等招商部门要用好跑腿机制,做好“店小二、服务员”,用心用情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英德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在国能清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调研组强调企业要迎难而上、只争朝夕、迅速行动,争取一期工程早日建成、早日投产,实现企业增收与地方发展“双赢”。要坚持政务环境提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盘活要素资源,推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打造想为、敢为、能为的政务环境。

海螺水泥、海螺集团及其在英德投资的其他项目多年来为英德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以最快速度克服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影响,推进复工复产。调研组表示,英德市委将一如既往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支持服务企业更好做强做优做大。海螺集团要立足当下资源和基础,坚持优化补强上下游产业链,在做大做强矿山水泥产业的同时,打造新型绿色建材、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并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聚力打造效益更优、动力更强的现代产业集群。


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
“你们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
当天下午,2023年英德市企业家座谈会暨商协会新春团拜会召开,以往用来举行英德全市干部大会等大型会议的会场,高朋满座,近百名企业家和商会负责人成为这场会议的“座上宾”,共谋发展大计。

“华侨园G50燃机项目已于1月3日实现并网,计划将于2023年3月正式投产,但项目天然气管线建设暂未完成,恳请当地政府配合省官网公司加快管线路由涉及的征租地工作进度。”“请市委市政府在公司前驱体扩产项目用地审批、供电系统增容线路涉及的土地问题、蒸汽管道建设推进、锂电资源循环利用新项目落地的各项条件与政策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会上,华电清远能源有限公司、佳纳能源科技等企业负责人相继说出自己的“烦心事”。
“华电清远能源有限公司征地项目由东华镇政府负责,我们正大力推进。”“青塘镇积极协调解决佳纳能源科技蒸汽管道建设项目民事问题,目前已解决大部分,我镇会全力协助配合项目落地。”“该项目已纳入2022年度第六批次城镇建设用地,目前已完成组卷,并上报清远市用地会审查。”属地乡镇及英德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答复。
这是座谈会上激烈的一幕,面对企业抛出的发展难题,英德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以此展示英德以“项目为王”,以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全心全意“拼经济”的决心。

“各企业家有什么困难大胆提出来,接下来英德将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名单和电话号码向大家公开,有问题直接找‘一把手’,如果对答复和问题解决仍不满意,你们直接找市长或市委书记,一定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英德市委书记张杨彬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最核心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对于各企业合理发展诉求,属于英德本级政府权限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属于上级政府权限办的主动跑,各级各部门要以“店小二”的思维,坚持一线工作法,努力创造条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明晓表示,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沟通解释清楚尽快解决,将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全力提高办事效能和服务效率,全面推动上级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让各类企业在英德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全心创新。
经济发展迎难而上
表彰奖励为企业加油鼓劲
会议还举行“英德市2022年度十大纳税企业”颁牌仪式,旨在树典型、立导向,表彰激励对英德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

2022年对于英德来说,是极其艰难的一年,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突如其来,多轮本土疫情接踵而至等等,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前,英德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排除万难、狠抓落实,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年工作,推动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初步预测GDP增长1.7%,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4%。。
过去一年,英德还办成了一项项民生实事,推动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项目(一期)于2022年12月29日建成通水、市第九小学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建成开学、启动市职业技术学校整体迁建至东华中学旧址,推动国道G358线英城至大湾段改建工程、省道S292线延长线如期建设等等,让英德本届党委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威望创历史新高。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一体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为全力以赴“拼经济”营造了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英德进入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会议表示,过去一年的成绩,来自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的付出和全市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努力,尤其是广大企业和商协会辛勤汗水,举行“英德市2022年度十大纳税企业”颁牌仪式,目的就是表彰各企业对英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据悉,过去一年英德广大企业和商协会积极贯彻英德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迎难而上、稳健发展,为英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海螺、台泥、龙山等三大水泥企业生产的水泥约占全省水泥产量的三分之一,是英德的支柱产业。在去年的洪灾中,这些企业受灾严重,尤其是海螺水泥受影响程度非常大。即使面对诸多挑战,广大企业用“拼搏实干”应对困境,为后续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尤其是台泥荣列2022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38位。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7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达490.2%……会上发布的2022年英德市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也进一步显示“企业好、产业好,英德才好;企业强、产业强,英德才强。”
今年是英德“招商年”
“企业要有成,政府要有为”
英德表示,今年是英德“招商年”,将把“拼经济”作为施政主线,坚持“项目为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动英德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将坚持“一把手”抓招商引资,抢抓一切有利发展机遇,确保实现2023年经济发展“开门红”,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

英德强调,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关键是企业要有成、政府要有为,政企携手、奋勇向前。
企业要有成,要不断做大、做强、做久。要争做“产业龙头”,加大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要塑造品牌,突出企业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要在强强联合上下功夫,整合市场资源,推动企业抱团发展。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打造百年企业。要坚持发展和安全两手抓,坚持诚信守法,实现企业增收和地方发展“双赢”。要发挥英商的重要作用,让越来越多在外的英德企业家回家乡投资兴业。要重视“以商招商”,发挥商协会在联系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来英德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实现共赢。
政府要有为,要做好服务、做活要素、做优环境。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以项目落地建设实绩为导向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树牢“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的理念,只要符合“安全、环保、效益”三条底线,有利于当地发展、群众就业的项目,无论大小,都要引进。继续实施首接负责制、否决报告制、限时办结制“三项制度”,以服务之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之优;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向优质项目集聚。积极研究政策、争取政策、用好政策,为英德各类项目建设争取更多方面的支持。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领导干部的政绩,坚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营造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英德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认真倾听企业、群众等各方面意见,用心用情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积极实施英商回归、雁归计划、英州计划等,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供稿:英德市宣
通讯员:钟履双
责任编辑:GDN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