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广东作文题获考生专家点赞 尖子生直呼数学难拉差距

摘要: 昨日是高考第一天,考生们进行了语文、数学两科考试,记者在多个考点采访发现,今年语文、数学两科考试题型均较为常规,且难度不大。其中禁烟手势语进入语文试题,不少考生觉得很新颖。数学方面,由于今年整体试卷难度比去年稍有下降,不少尖子生则直呼“拉不开差距”。

在广东省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高考作文题目依旧延续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这已是连续第四年。面对新材料作文,考生们心态更加淡定。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考生认为今年语文作文并不是很难写,平时较多训练这类作文。

考生怎么看?不难写

华附的韩同学表示,今年的作文题并不是很难,自己作文的构思是人们不仅仅要利用科技去亲近自然,还可以多利用其它手段。

21中考点的一名萧同学表示,虽然作文材料有点虚,但是有很多发散的空间,“我的作文主题是用内心感受自然,还引用了陶渊明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例子”。

考生小罗则通过文章表达“人们要多一点感知大自然,走出房间”的观点。

专家怎么看?发挥空间大

●题目开阔而有纵深

广东今年的作文题挺好的。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更便捷的同时又更陌生了;更理性更上升为知识的高度却又丧失了毛绒绒的原生态的触感了。是耶非耶?有哲学意味。题目开阔而有纵深,考生自由展开的空间大,可写成议论文,也可通过记叙亲历或听来的有关故事来呈现。

——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杨克

●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

今年的作文题应该说保持了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连续性与一贯性。有三大特点,一是考察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二是考察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关注,三是体现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多角度。这个作文应该至少有三个角度,一是感受自然的不同途径,说到远和近,可以理解为直接学习途径与间接学习途径;二是远,生活中可以深入大自然中直接感受;第三个角度是综合的角度,可以讲既要近又要远,既要直接的也要间接的,既要理论的也要实践的。考生若想获得高分,最后还是要靠表达能力。

——华附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卢福东

●立意和表达要有自己的特点

每个考生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感悟、理性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在立意与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就好。

考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下对自然或“远”或“近”的感知和体验,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华南师大文学院院长、语文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

●预计均分不会低于往年

考题给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既能让写作一般的考生有话可说,又能让写作能力强的考生有较大发挥和提升的空间。

从审题来说,偏题和抓不住主题的可能性不大,失分在于写作能力和水平上面。关键在于如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能力去展示主题。因此,预计均分不会比往年低。

——华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语文科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

今年各地高考作文考什么?

●本地

广东:自然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最难写

第1名 安徽卷:蝴蝶翅膀到底有没有颜色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阅读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第2名 全国一卷(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女儿举报老爸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女儿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女儿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第3名 湖北:喷泉与泉水

●最易写

第1名 全国二卷(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三个人谁更具风采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一个人创新,一个人爱岗敬业,一个人为了梦想而努力。你认为谁更具风采?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第2名 福建:路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根据这三句话自选角度写作文。

●其他

四川: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

湖南:一棵大树的旅行

山东:丝瓜藤和肉豆须

北京: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或 深入灵魂的热爱

上海:心中的坚硬和柔软

重庆:公交车上的等待

浙江:文章和人品

天津:范儿

江苏:智慧

全国汉语文卷:阅读的意义

安徽作文题蝉联“最难写”

去年安徽作文题“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获“最高大上”、“最难写”以及“最奇葩”三大“殊荣”,今年该省又以《蝴蝶翅膀到底有没有颜色》的命题蝉联“最难写”作文。

今年安徽题难写吗?

认为难写:

认为不难写:

尖子生直呼数学难拉差距

昨日是高考第一天,考生们进行了语文、数学两科考试,记者在多个考点采访发现,今年语文、数学两科考试题型均较为常规,且难度不大。其中禁烟手势语进入语文试题,不少考生觉得很新颖。数学方面,由于今年整体试卷难度比去年稍有下降,不少尖子生则直呼“拉不开差距”。

语文

考生:禁烟手势亮相考题

昨日,不少考生表示今年语文的题型较为常规,难度也不大。除了作文延续新材料以外,其他试题也是中规中矩。

“文言文比想象中容易,是人物传记,而且之前曾读过,所以比较轻松就做出来了。”省实的考生小陈笑着说道。来自天河中学的梁同学也称,第一天上午的语文试题不算太难,阅读题他都选择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梁同学一直认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比较简单,所以在考试时就直接选择了实用类做。

在今年语文试题中,禁烟手势的出现让不少考生觉得新颖,来自华附的韩同学告诉记者,今年的语言运用的题型比较贴近生活,也比较新颖,其中一道题为“给出两个禁烟的手势,请考生分析一下手势带来的效果和意义”。他表示虽然以前没有见过这个手势,不过给的材料能够看得懂,没有故意为难考生。

专家点评

自主命题最后一年,欠缺新颖

卓越教育有关专家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广东高考语文命题难度相对持平。题目选材贴近生活,打车软件、禁烟手势语等进入试题,倍感亲切。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卷试题共六大题,24小题,其中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试题的版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与去年广东卷完全一致。与往年命题手法发生部分变化不同,作为自主命题最后一年,命题形式没有新颖之处。

数学

考生:难度相对去年偏低了

数学考试,对于不少学生而言,其实是较为头疼的一科。但昨日的数学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

“除了最后一题数列,别的我都做得很轻松。”南海中学的考生小丽说,平日自己数学并不是强项,但今天做起来也较为轻松。

华师附中的王同学认为,今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学卷整体难度与往年相似,基础题是可以保分,拉开差距不大。此外,题型略有创新,原本函数大题和数列大题的顺序相调。函数大题的难度明显下降,而数列大题的难度稍有上升。

今年文科数学题也让不少考生直呼简单。复读的陈同学说,今年文科数学题与去年相比,难度明显下降。前面的基础题和中等题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这居然是高考题?”

在省实考试的文科生小李也称,今年的文科数学也较为简单,就连平常较难的后三道大题的最后两问都可以做出来,而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等内容都有涉及。“其他的题目都属于正常水平,偏简单,认真做就能拿分。”

考试容易,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部分尖子生而言,却是有些沮丧。

“我生物感觉有些不好,本来希望靠数学拉分的,谁知道题目这么简单。”考生小吴说,自己的强项是数学,可这次优势并不明显。“因为题目简单,拉差不大,只能希望明天考好一点了。”

专家点评

寻求创新、难度降低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数学研究员倪洋表示,从总体来看,试卷结构(8+8+6)并没有变化,但最后三题知识点分布和以往不同。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稍有下降。选择填空题(1~15题)的考查点均以基础题为主,中档题的比例稍有降低,创新类题目难度降低。解答题的前3题(16~18题),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至于后3题(19~21题),改变了以往数列、解析几何、导数的排列顺序,大胆创新,除了压轴最后一题难度较高外,普遍难度降低,今年高考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尤其有利。

倪洋认为,今年广东卷依旧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考点稳定,并且注重双基考查。从命题题型上来看,第8、19、20、21题这些常规难题位置难度降低。他建议,广大高二考生备考时,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对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复习,对数列、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重要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明年高考考生需注意六大点

由于今年是广东使用自主命题试卷的最后一年,专家也提醒备战2016高考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开篇即是阅读题

与广东卷开篇是拼音成语病句这些语言基础题不同,全国卷开篇就是必考的阅读题。很多学生习惯语基选择题开始作答,由浅入深,从字、句再到篇章考查。但全国卷更加讲究语言的整体文本性,开篇就是篇章阅读,这需要学生,特别是平常对长文阅读有畏难情绪的同学,在平常的训练中加以适应,以防“看到长文无法下笔”的局面。

2

不单独考查拼音

广东卷中“元老级”的题目——拼音题,在全国卷中没有单独考查。这对“最怕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广东同学来讲可能是个好消息。但是在复习备考中,同学们仍需注意字形字音的积累,因为本题是否真正出现在明年的高考题中,仍是个未知数。

3

名句积累更重语义理解

广东高考的名句积累默写,通常都是上下句填空,无需对语句本身加以理解运用。但是全国卷对名句积累的要求会更高,需要考生在准确理解原句的基础上作答。

4

文言文不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更注重文学常识积累

在广东卷中,有单独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但全国卷却没有这样的题型,对于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多是考查古今异义,或者固定文学内涵的。

5

选考现代文阅读全国卷增加选择题

对于选考类的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全国卷比广东卷多了一道基于文意理解的双选题,对篇章信息获取考查力度更大。

6

作文题全国卷偏爱探讨如何做人

与广东作文题关注时下生活点引发的思辨关系不同,全国卷更偏向人性的探讨。特别是人性的真善美,独立个人的社会责任等等。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