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日举行横渡珠江 有民间河长提前测水质

南方都市报
关注
百名泳者昨日下午进行了渡江演练。金鱼 摄
南都讯 记者刘军 李双实习生申玥 今天下午,在中大码头-星海音乐厅对出珠江水域举行横渡珠江活动,昨天下午,广州市游泳协会组织了100名泳者进行演练,检验横渡珠江各个环节的工作。
2006年7月12日,曾中断29年的广州横渡珠江活动,在中大码头至星海音乐厅对出珠江河段成功举办。到今年,这一活动已持续十年。
昨 天下午1点50分许,广州市游泳协会组织的100名泳者进行了渡江演练。来自海珠区的“老广”车小姐在珠江边长大,每年都来江边游泳,今年是她参加横渡珠 江的第四个年头。“感觉今年的水质怎么样?”“还可以。”刚上岸的车小姐听到有人发问时一边擦着身上的水一边说。
车小姐表示,之前也看到新闻说政府对水质改善采取了许多临时措施,对水质还是很有信心的,“刚才游泳时水温还比较舒适,但感觉到江水有一股油味”。和车小姐一起参与演练的李先生表示,他怀疑是执勤的游艇没有熄火带来的油味。
广 州市体育局介绍,今天横渡期间,每100米左右设两个水上救护点,另外供水点、淋浴区、医疗点会遍布两岸起终点,医疗救护车全时待命。寒事组委会在组织好 群众游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竞渡项目,由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东莞、中山各派一支队伍参加竞赛,决出男、女800米前十名。
“民间河长”来为珠江检测水质
一周前取水于芳村码头段,非科学精密测试,水质监测还应以环保部门测试结果为准
南 都讯 记者李双 在离横渡珠江活动还有1周时,7月25日下午2点许,几名来自环保公益组织的“民间河长”在芳村码头附近进行了“为市长测珠江水质”活 动。芳村码头段是横渡珠江活动范围的上游,当时测出水质为劣5类。但环保人士表示,此次测水结果并非科学精密的测试结果,水质监测还是应以环保部门的测试 结果为准。
“民间河长”怎么来?社会招募 专业培训
5月12日,广州市水务局公布水更清51条河涌的“河 长”手机号码。环保公益的民间力量也一直关注着广州治水动态。“今年6月,4家环保公益机构(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广州市绿点公益促进会、创绿中心、 地球之友)联合组织招募‘民间河长’活动。‘民间河长’与政府的河长制不同,由于是自愿无偿参加,‘民间河长’不是1人负责1河,只是希望他们利用空余时 间关注生活周边的河流水质。”“我们不是为了知道水有多脏,而是要知道污染在哪。”环保人士戴广良希望“民间河长”接受培训后能对附近水域作检验,甚至追 踪污染源。
目前已招募到10余名“民间河长”,其中七成为在校大学生。“‘民间河长’还在培训阶段,其实说他们是巡查员更为确切,培训从测水、水知识、河流知识入手,学习专业的知识,定期分享经验。”戴广良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民间河长”能与政府河长对话交流,分享治水经验。
“民间河长”怎么测水?江心取水 码头检测
7 月25日上午,3名都是在校大学生的“民间河长”经过“入职培训”,在学习取水、验水等知识后,当天下午2点,在环保人士戴广良、官俊峰带领下来到芳村码 头。拎着2升的取水器,拖着一个红色行李箱,一行人乘上了往对岸黄沙码头的轮渡。船到江心时,官俊峰用取水器取了水。至于为什么要在江中心而不在岸边取 水,戴广良解释说:“因为岸边江水流动较慢,而且污染容易积聚,取江中心的水比较能代表江域的水质。”
之后众人坐船回到芳村码头,开始水质检验。在码头附近空旷的地方,红色行李箱里的“秘密武器”见光了。3个水样瓶、装着5根一次性检验试管3包、酸碱pH试纸、塑胶手套、说明书、比色卡等。
阿海拿出一个水样瓶,放在地面上,将取水器黄色软管的水阀打开,装了半瓶江水。静置了一会,阿贤戴上塑胶手套,将水倒到水样瓶盖子上,拿出一次性检验试管,吸取水样作检验。
水 质的氨氮含量、磷酸盐含量、高锰酸盐指数都是测水必要的指标。这3项经过试管取水,水样和药剂反应,会呈现不一样的颜色。酸碱pH试纸检验比较简单,将试 纸检验一头放入水样中,接着跟色卡比对就行了。经检测,氨氮含量4、磷酸盐含量0 .5、高锰酸盐指数8、pH值7。氨氮含量超过水质5类标准每升 2m g的2倍,磷酸盐也超过5类标准。“水质属于劣5类。”戴广良说,检验水质还要作水样观察,河流观察,注意看看附近正常、不正常的情况。
官方怎么看民间测水?是件好事 交流学习
对于环保公益机构组织“民间河长”,广州市水务局表示公益组织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是件好事。民众及公益组织对治水有好的建议和想法,都欢迎一同交流学习,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共管共用的浓厚氛围。
这次测水结果,市水务局与戴广良都认为非科学精密的测试结果,水质监测应以环保部门的测试结果为准。“我们用快速检验法,水质结果只是作为公益宣传的参考结果。”戴广良希望以此呼吁更多市民关注身边的水。
“去年横渡珠江前一天,在活动的范围,我们曾经测到3类水的结果。3类水可以作为游泳区甚至可作渔业、水产养殖区。”戴广良说,他们每年都关注横渡珠江活动,“横渡珠江活动表明了政府治水的决心……如果能让水质短期变好,那么长期改善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