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中考新政指标到校今年起实施 本地考生可填3个志愿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9000多个优质高中学位分配到全市初中, 本地户籍中考生可填报三个指标到校志愿
过渡三年,备受家长学生关注的中考新政“指标到校”从今年起便开始实施了!
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召开关于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实施“指标到校”办法的新闻通气会,明确“指标到校”政策从2016年实施,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性普通高中(下称“示范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广州市41所示范高中的9000多个学位分配到全市各初中,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指标生”将多一次报考录取的机会,报考时可填写3个指标到校志愿。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通讯员 穗教宣 穗考宣 余敏健
■新政要点
●谁能报考“指标生”? 一是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 二是本校完整三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指标到校”政策牵涉到招生学校、送生学校与报考学生三大主体。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教基教〔2013〕39号)规定,招生学校是指广州市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过初期督导验收的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有多个校区的示范高中,按校区分配指标计划。送生学校为全市11个区含民校在内的初中(不含特殊学校)。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透露,参照往年招生计划,今年广州41所示范高中或将有9700多个指标名额,分配到全市近500所初中,“目的在于缓解和遏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并非每个在广州就读的中考生都可以报考“指标生”(即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给初中学校所录取的学生)。报考示范高中指标计划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政策规定,一是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二是本校完整三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指标怎样分配到校? 省、市属示范高中面向全市分配,区属示范高中面向本区分配
2016年至2018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性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以2015年为例,2015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60759人,41所示范性高中的招生计划为30698人,按照30%的比例,指标到校名额为9209人。
指标名额产生后,该如何分配到各学校?广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处长侯静敏介绍,省、市属示范高中面向全市分配,区属示范高中面向本区分配。其中,省、市采取二级分配,先将指标招生计划按各区指标考生数在全市所占比例分配至各区,再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分配至各初中学校;而区属则根据各初中学校指标考生数在本区所占份额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指标到校招生计划计算结果呈小数时,按“四舍五入”方式取整。一级分配与二级分配的计算结果呈小数时,先“去尾取整”,再按照小数排序,从大到小将余数进行分配直至完毕。
举例来说,假设当年全市示范高中指标名额为9000人,其中省、市属示范高中为2000人,A区区属示范高中为1000人。与此同时,假设A区的B校初中三年级符合资格的指标考生为500人,A区符合资格的指标考生为10000人,全市符合资格的指标考生为100000人。则A区在省、市属示范高中一级分配时,获得指标名额200人(10000/100000×2000),在省、市属示范高中二级分配时,B校获得指标名额为10人(500/10000×200)。B校在A区区属示范高中分配时,获得指标名额为50人(500/10000×1000)。
需注意的是,省、市属学校初中部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毕业生学籍所在区参与指标分配。老三区(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参与指标分配,则示范高中招生计划较多的区相对受益。
●考生志愿怎么填? 指标计划招生设3个指标到校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
政策规定,“指标到校”录取安排在提前批进行,提前批分“指标生”和“统招生”两步,先进行“指标生”的录取,再进行“统招生”的录取,即按照“独立批-提前批(指标生-统招生)-第一、二、三批”顺序。指标计划招生设3个指标到校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享有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可填报分配到本校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志愿。
值得关注的是,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跨区生在学籍所在区享受“指标生”报考资格。也就是说,如果指标考生的户籍、学籍不在同一区,则指标考生直接与学籍所在区(学校)挂钩,与是否办理跨区无关。但其他批次的招生,如果想在户籍区升学,依然需要办理跨区手续。
在录取方面,根据政策,示范高中以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该校“指标生”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计算时去尾取整)。
投档时,按考生填报该校志愿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投档录取。在“指标生”录取工作中,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只包括考生的考试成绩,不含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项加分和照顾录取。若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在指标计划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未能完成,则将剩余的指标计划(含宿位)并入该校提前批“统招生”进行投档录取。
“在填报志愿前便会公布分配到各校的指标”,广州市招考办主任林洽生透露,届时指标考生所在学校获得多少指标、获得哪些示范高中的指标等具体信息都会提前公布,方便学生填写志愿。
■专家声音
影响没想象的那么大 “指标到校”实质是校内竞争
三年前,“指标到校”政策刚公布时,部分家长便认为该政策的实施将导致“同分不同命”,有失公平,让本来能达到提前批投档线的临界生与“心水”学校失之交臂。对此,有专家表示,该政策对中考大局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指标到校的实质上是校内的竞争。”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分析,“指标到校”的实施将意味着学校排名至关重要,名次越靠前,选择机会越多,被录取机会越大。虽然排名靠前的学生有优势,但仍然受制于志愿优先的原则,志愿填报非常重要,如果志愿填报不合理,高分仍然可能落选。对此,相关人士建议指标考生填写三个志愿时,采取“冲—稳—保”相结合的策略,以提高录取几率,就算冲击失败,仍然可以在提前批参加统招生的录取。


■图表均来源于”广州教育“微信公众。
■焦点解读
1非户籍生无缘“指标到校”不会加剧“倒挂”现象
往年在提前批的示范性高中招生中,有不少学校出现分数“倒挂”现象,即择校分数线比公费分数线高。不少人疑惑,非户籍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政策,是否会加剧户籍生与非户籍生的“倒挂”现象?
“基本不受影响。”江东解释,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根据招生程序,独立批在指标生录取前招生,而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提前批计划为“指标生”和“统招生”计划之和,因此基本上不会影响非户籍生的报考与录取。
2“指标生”录取分或低于“统招生”
根据政策,“指标生”的录取将获降分20分的优惠,这对提前批的录取分数将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来分析一下考生的报考心理,在通常情况下,考生报考独立批之后,则会报‘指标到校’这一批次。”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指标生”录取分数仍是比较高的,但少数示范高中也有可能出现“指标生”的最低录取分数低于“统招生”录取分数的情况,因此部分示范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可能有所提高,“但不会出现大面积降低分数线的情况”。
3指标随机分配类似于幼儿园摇号招生
计算指标名额并不难,但名额数目确定后,如何进行随机分配?根据政策规定,指标招生计划是按照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分配。
对于如何随机法,广州市招考办在官网上作出进一步明确解释。在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分配,采用国际通用的GUID随机函数算法(所有随机号码均采用此函数产生,事先无法预知,也跟产生的顺序无关),对各区分得的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每个指标计划分别赋予1个随机号码,对各送生学校可分得的每个指标计划分别赋予1个随机号码,随后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产生排位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