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划片让学位房成未知 穗单校划片地段派位暂不变
摘要: “教育部放大招,学位房可能白买了!”中小学刚开学,网上热传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家长非常担忧。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电脑派位是“多校划片”的一种具体做法,广州将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学区化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个区都在尝试“多校划片”。
百灵路某房屋中介门外,整整一面墙的待售房屋均有备注学位归属地。

□专题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韦英哲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琛平 韦英哲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梁钜聪
“教育部放大招,学位房可能白买了!”中小学刚开学,网上热传的一则消息让不少家长非常担忧。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电脑派位是“多校划片”的一种具体做法,广州将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学区化建设。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个区都在尝试“多校划片”。
家长:重金购买的学位房变成“学区房”?
根据《通知》要求,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据了解,多校划片已在北京实行。2015年,北京100%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对择校冲动强烈的区域,则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西城区和石景山区甚至规定“有房家庭6年内只能协调1名儿童入学”,以期缓解学区房问题。
不过,广州基本上是实行“单校划片”,即一个小学对应某个地段,地段内门牌与学校是“一对一”的关系。只有部分城区公办“小升初”派位目前是采用“多校划片”的方式,将多所热点初中分散至多个片区。也就是说,如果广州实行“多校划片”政策,家长最担心的掷重金买下的学位房,今后可能会变成“学区房”,是否能“买房入名校”将成了未知数。不过,如果是在名校林立的学区,学位房并不会白买。
市教育局:电脑派位体现“多校划片”精神
“多校划片”如何在广州落地?是否会改变当下的招生方式?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昨日首度回应称,广州多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实行对口直升和电脑派位,较好的解决了广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电脑派位就是“多校划片”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好地体现教育部关于“多校划片”的精神。
市教育局一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以区为主、实行属地管理,2015年2月,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有效期3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该负责人说。
“就广州而言,学区化建设并不是新鲜事。”该负责人介绍,2007年越秀就启动了学区化建设工作,海珠、荔湾、天河等区也一直在以不同形式进行探索。由于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各区实行学区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式不同,“广州将继续指导各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或推进学区化建设。”
实施方案
广州推进学区化建设
广州市教育局去年印发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有效期3年。
2015年~2016年为学区建设过渡期:未来包括越秀、天河等区都将推行“学区化”建设。
2017年起:公办初中招生方式按各区学区建设方案确定。
各区做法
天河区:五大学区划分正式完成
记者了解到,广州已有多个区在探索“多校划片”。天河区于2015年1月1日启动天河区义务教育学区建设两年计划,“学区化”将建立5个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包括体育中心、天河北、五山学区,泛珠江新城学区,东圃学区,龙洞学区和沙河学区。今年1月8日,该区龙洞学区议事机构建设完成,这标志着天河区五大学区实施阶段正式完成。记者获悉,接下来天河区将总结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健全完善学区发展目标和特色,完善学区招生办法。
天河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河区的学区化并不会打破地段,也不会按照同一学区内摇珠升学。天河的每一个学区都会遵循小学按地段入学,小升初对口直升的升学方式。也就是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位房并不存在“白买”。
越秀区:探索“中小学衔接的立体学区”
作为名校聚集的越秀区也一直在探索“学区化”的思路。据了解,目前该区内已有培正、育才、铁一等五所学校试行部分学生小升初对口直升。此前,越秀区教育局局长陈军接受采访时透露,越秀学区化办学将探索“中小学衔接的立体学区”,但目前思路是小学还是按地段入学,小升初按学区派位。
荔湾区:电脑派位+对口入学升学
荔湾区目前所采取的招生政策为“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含十二区、县级市),在荔湾区公办小学毕业的学生(含经批准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在荔湾区范围内电脑派位(北片)和对口入学(南片)升学。
该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今年政策还未出台,是否会采取“多校划片”的形式尚不清楚。
海珠区:填报志愿与电脑派位结合
目前海珠区初中招生工作采取“填报志愿与电脑派位相结合”或统筹安排入学等方法分配学位,把小学毕业生安排到各初中就读。
海珠区教育局一负责人表示,目前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具体的招生政策还是要按市里的相关政策进行执行。
“单校划片”地段派位暂不变
多校划片招生是否会取代地段招生?与名校地段挂钩的学位房是否等于白买了?未来学位房价格会受到影响吗?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校划片有助于缩小校际间差距,从而缓解择校热,政策的变化也可能使家长买学位房时更加理性。专家表示,多校划片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但是公平不是削峰填谷,不应该“一刀切”,建议在优质公办资源较多的区进行试点,招生时可以兼顾地段分配和覆盖学区两种方式。
多校划片之担忧
“多校划片”
会否改变地段学位?
所谓“多校划片”,对于小学招生,是指片区内多个门牌号对应多所学校;对初中招生,则指多所小学对应多所中学,这种“多对多”的关系最终会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决定个体的对应所属。
据了解,这种“多校划片”的方式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均已试行。以深圳为例,该市去年发布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5年起试行大学区招生制度。各区可根据“相对就近、教育均衡程度相当、学校相对集中、九年一贯对口”要求,以社区、街道等为片区设置大学区,家长可自愿在学区内为孩子报读2~3所学校,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而在广州,目前越秀、荔湾、海珠等多个区的“小升初”公办学校派位已实行“多校划片”,但小学阶段招生仍实行“单校划片”地段派位或对口直升。“单校划片”的操作办法为门牌号与地段学校为“一对一”,由此,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买下学位房,以求可以获得名校学位。
教育部门重申“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无疑让这些家长十分担忧。皆因倘若将门牌号与地段学校的“一对一”关系变为“多对多”关系,即便买了学位房都不一定能读上家门口的名校,而是要靠摇号碰运气决定学位所属。
多校划片之关注
影响1
缩小校际之间差距
对于学校而言,“多校划片”会带来哪些影响?广东省政府第十届督学李伟成表示,“多校划片”其实就是均衡教育的方法之一,“目前学校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硬件设施方面的差距,很多有身份地位的家长肯定会买一些学位房,‘多校划片’其实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从而缓解所谓的‘择校热’。”
龙口西小学校长尚国银认为,真正落实“多校划片”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近三年都不会有很大影响,目前的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影响2
促进学区教师流动
立尚教育小升初专家赖爱涛表示,“学区化”的最大作用是带来教育均衡,当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教师和校长的流通。“比如A学区内A学校有一个数学特别好的老师,B学校的数学教学刚好比较薄弱。这时,A学校的数学老师就可流通到B学校,带动B学校数学的教学,这对于整个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均衡是非常有好处的。”
赖爱涛认为,目前广州正大力发展特色化教学,未来“学区化”后,区域内不同学校的不同特色可以相互转化,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选择。
影响3
买学位房时更谨慎
李伟成表示,“学区化”会让家长更加谨慎对待学位房,“对家长而言,以后想买学位房,就要更加理性,不要轻信房地产中介的推销。对于学生而言,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名校,其实这是绑架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学校里就应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赖爱涛表示,“多校划片”对于学位房影响不会很大。“对于幼升小来说,目前都是采用单校划片的形式,因此‘学区化’影响不大;对于小升初来说,其实目前不少区域采取的电脑派位的形式就是‘学区化’的一种表现。如果说会产生影响的情况,就是在‘学区化’之后,对电脑派位所划分的学校进行较大的调整,产生了不均衡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影响4
学位房房价仍高涨
“多校划片”新政以及“学区化”的提出,让不少家长担心自己买的学位房打了水漂。对此,合富房地产经济研究院院长龙斌表示,从市场来看,学位房没受很大的影响,越秀区比较好的学位房比一般的房价要高15%,海珠等区的房子也要高10%左右。
据了解,一些热门地段的学位房涨幅在近5年达到一倍。如东风广场70平方米的两房,对口学校是东风东路小学,2010年均价在2.1万元,今年同样户型的房源均价达到4.2万元。锦城花园的学位房均价近年也一路飙升,2012年为3.3万元,今年已突破5万元大关,高达5.1万元。
专家说法
“多校划片”
应选择试点区域
广东省政府督学钟院生称,多校划片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也是下一步推动公办学校均衡的序幕。“公办学校要保公平、保基本、保底线,民办学校要保选择、保优质、保多样,但公平不是削峰填谷,不应该一刀切。”
钟院生表示,“推进教育公平要符合实际。”以广州为例,不能把所有区都在一起来划片,以区为单位来推动。其建议,“多校划片”选择试点,谁积极谁先试,或从最优的先试,比如在聚集最多公办优质资源的越秀区,或聚集最多白领阶层的天河区开始试点。
具体而言,招生时可采取适当分配,比如一个名校有100个学位,原来都是地段分配,多校划片之后可以采取三七分,30%还是按照地段,70%覆盖学区。如果不够,还可以四六分,兼顾公平和效率,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相关新闻
初中特长生
10%比例继续保持
教育部下发的《通知》还提出,原则上不得跨片区择校,并严控特殊招生比例。2016年,各区(县)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要降到区(县)初中总招生人数的5%以内。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对特长生的规定是:2015年公办初中招收特长生的比例保留10%,并逐步减少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和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确实因市重点扶持项目组队需要,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范围和比例可以适当放宽。
昨日,市教育局回应,全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这意味着,10%的比例依然会继续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