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天河区兴华街10栋自建房用电难 靠邻居接济近30年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近日,广州日报接到天河区街坊报料称,有10栋自建房存在用电难的问题,过去近30年一直从隔壁大院“借电”,用电高峰期难以保证供电稳定性。

近日,广州日报接到天河区街坊报料称,有10栋自建房存在用电难的问题,过去近30年一直从隔壁大院“借电”,用电高峰期难以保证供电稳定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街坊们用电处于如此窘状?街坊表示,该区域属天河区,但头顶上的电缆线却属于白云区。天河区兴华街则回应称,涉及增设配电变压器建设费用及用地问题,导致用电难迟迟不能解决。对此,白云供电局回应称,已第一时间前往实地进行勘察,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

昨日,该片区居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该片区用电问题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多个部门已派人实地走访了解情况,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街坊:借电30年 供电稳定性难保证

天河区兴华街黄猄坳下街31~40号包含10栋自建房屋,多数建于20世纪80、90年代,该区域环境幽静。然而,用电问题却困扰这里的居民近30年了。

“我们住的地方处于天河,背靠白云,但是不能享受正常的用电用水,到天河供电局、白云供电局申请过,但都没有结果。”该小区住户李小姐表示,该区域属于天河区,头顶上的电缆则属于白云区,导致居民们跑来跑去,供电至今仍没有着落。

该小区另一位居民表示,10栋楼房所在的地方原属银河村的宅基地。当年,他们购买了宅基地,自建了房屋且持有宅基地证。“我家房子1987年就开始动工建设了,1988年年底建好,当时用电环境比较复杂,电线不是想拉就可以拉,建好之后就开始了借电的日子。”该居民说。

“过去近30年,我们一直靠多个邻居‘接济’供电,比如园岭山庄、汽车修理厂等都借过,真的很感谢他们!”该居民告诉记者,由于是借电使用,供电稳定性难以保证。

也有居民反映,近年来,隔壁大院用电压力增加,10栋自建房借电的日子有些难以为继。“有时候不够负荷,这一片就会停电,长期下去怎么办?”该居民称,2013年,该片区居民也收到过所属银河村的回复,称供电局有一笔资金可以帮助解决此事,但是最后就没有下文了。

8月4日,记者现场走访看到,从园岭山庄大院内接出多条电线,横跨小巷,其中数股电线经一根破旧电线杆牵引接入该区域自建房屋。记者注意到,该片区电线走线很混乱,巷子里的线路东拉西扯,很像蜘蛛网。

焦点:这10栋自建房为何无法享受正常供电?

这10栋自建房为何无法享受正常供电呢?到底又是谁造成了今日窘况?记者采访了白云供电局与天河区兴华街。

白云供电局方面表示,获悉此事后,已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实地进行勘察并寻找解决措施。天河区兴华街相关人员解释了今日窘状形成的来龙去脉。该人员表示,黄猄坳下街31号~40号10栋村民自建房,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成,因周边地下管线较多,不能随意动工开挖实施水电工程,因此无法直接从其他地方接电。

该人员称,房屋建成后不久,银河村委(现为广州市银河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曾召集该处自建房业主协商增设独立配电变压器,因每户需要自付4000多元建设费用,部分村民不愿支付,导致项目无法实施,迟迟未能正常供电。经多方协调,从隔壁大院拉电线过来临时解决村民用电问题。

该人员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民用电量不断增加,该方式逐渐不能满足村民的正常用电需求。供电局也曾于2010年左右到此处了解情况,提出增设配电变压器方案,需每户筹集5万元左右的建设费用。经多次协调,村民均无法统一意见,故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

何解:需居民配合解决电房用地及费用问题

怎样才能让居民结束“借电”生活?白云供电局回应称,如果想要改变该址用电困难的现状,需要当地居民们配合,向供电局提供电房用地,明确用地位置后,可以在供电局申请报装变压器并进行一户一表改造。

兴华街相关人员表示,已派人到现场进行勘察,研究解决增设配电变压器建设费用及用地问题。街道将在法定职权范围内配合供电部门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对于该址居民反映的收取高价电费的问题,白云供电局回应称,因该址用户通过专用变压器接电,电费收取标准由专用变压器所有单位与用户协商制定,与供电局无关。如用户可解决电房用地问题并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电费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由供电局统一收取。

目前,用电问题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多个部门已派人实地走访了解情况。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