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人爱独处 带旺“个人经济”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注大洋网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崛起,如今“个人经济”开始流行,许多行业开始瞄准个人消费者推出服务:有火锅店推出针对单人就餐的“一人锅位”,商场内出现“迷你KTV”,还有一些美食APP专门开辟了针对单身族的“单人餐”品类……
“个人经济”流行的背后,还反映着生活态度的改变。近日,记者针对“一个人生活”展开了网上调查,在564名受访者中,有98.94%的人有过“一个人”的经历,而其中享受独处感觉的受访者占比近六成。
读者互动数据说话调查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指出,21世纪的三股大趋势“高龄化、少子化、网络化”,正默默地互相联动,结合成一个巨大的“一个人的经济体”,未来不管年轻人、中年熟龄、或退休的银发族,都需开始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潮流。前有日本东京的“姆明咖啡屋”为缓解单身顾客的尴尬和孤独感,特意在用餐顾客对面摆放一只毛绒公仔与其“共同进餐”,后有知名拉面店为尊重食客隐私,在每个座位之间立起挡板,服务员则从隔间的小帘子将菜单递给食客。
针对逐渐增多的单身食客,商家可谓各出奇谋,有美食App专门开辟了“单人餐”品类;某火锅连锁店有少量的“一人锅位”,用餐时间经常满员,如果顾客需要,还可向顾客提供陪吃玩偶。
相比在餐饮行业逐渐流行起来的“一人食”概念,遍布大街小巷的24小时便利店,则涵盖了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接近10万家,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此外,逐渐在商场普及的迷你KTV等也满足了很多个人消费群体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也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生活的状态,甚至催生了一个新名词——空巢青年。据淘宝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显示,我国的空巢青年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
此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1652名18~35岁的青年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4.6%的年轻人喜欢一个人生活的状态,受访年轻人认为做饭、洗衣服和打扫卫生是一个人生活必备技能。
故事
忙里偷闲“一人游”自由自在
职场“小白”王亮刚工作满一年,谈起孤独指数表时他笑称,“原来自己一不小心已经到了第七级”,去年4月,他还是个学生时,曾一个人跑到北海涠洲岛去看海,那也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出去旅行,“因为毛姆在他的小说中提及冬天去海岛会格外安静,我一直想去。”由于各种琐事缠身,最终成行已是4月了,当时并非旅游旺季,岛上游客并不多,他租了辆电瓶车环岛游,骑行的路上用手机大声放着喜欢的音乐,着实感受了一把“速度与激情”的畅快感。“跟几个好朋友一块出去旅行,路上有说有笑欢乐多多,但一个人出去玩可以放空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
王亮告诉记者,工作以后,不再有固定的寒暑假,能出去玩的机会大大减少,新环境带来的压力也让他想出去散散心。就在一个月前,他东拼西凑了一个5天的“小长假”,独自前往广西百色通灵大峡谷。“我想去的地方都在下雨,只好临时选了这里。”尽管如此,跑到广西的他,依然没有逃过“雨神”的眷顾。但是在他看来,目的地并不重要,说走就走的自由才是他所追求的。
当然,一个人旅行也会存在诸多不便,如遇到美食却不能多点,酒店住宿费无法分摊等问题,出于安全考虑,王亮在旅行途中每晚都会跟家人通话报平安,在通灵大峡谷时更是上山下山各报一次平安。“遇到问题可以多问路人,最重要的是不能慌。”他说。
一个人出去旅游,安全问题不可小觑,最好不要选择冷门景点或深山老林。旅游途中尽量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如有需要,也可以购买相关旅游险。
以为得癌瞒着父母独自住院
顶级的孤独指数是一个人去做手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个人去医院看病、住院,乃至一个人去做手术并非个案。有受访者认为,病情重得不能自理的病人才需要陪床照顾,现在医院设备齐全,需要照顾可以聘请护工,有突发情况按床头铃,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赶到,一个人去接受小手术也不觉得“孤独”。
今年29岁的市民林小姐回忆起自己一个人住院的经历时十分淡定。“住院一个月,以为自己得了肺癌,不敢告诉家里人,当时的男友过了半个月才从外地赶回广州。”原来,几年前,因为突然消瘦、总是发低烧,林小姐到医院就诊,肺部的初步影像检查出现阴影,林小姐很快被要求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表示还不能排除肿瘤的可能性。当时家中父亲也在另一家医院住院,长期由妈妈照顾。林小姐不想让妈妈再操心,而且她也帮不上忙。就这样,林小姐自己一个人收拾了东西办理了入院,只告诉家里人得了肺炎。
尽管林小姐个性独立,内心强大,但住进病房后,隔壁病床的肺癌病人还是会影响情绪。“看着别人的情形,自己一个人到了晚上难免想得多,一直哭。”林小姐说,当然也希望生病的时候有人照顾有人疼,但理性地想,家里人实在承受不了,万一真的是大病,也就自己接受这个现实,最多是在男朋友面前撒撒娇就算了。她住院期间,还在爸爸生日的当天自己跑出院陪父亲过生日,瞒着自己正在住院的事实。
幸运的是,林小姐最终被确诊为肺结核,由于发现及时,服药半年就痊愈了,在此过程中,相恋多年的男朋友也十分尽心。不久后,他们“拉埋天窗”,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已婚妈妈怀念单身“偶尔陪自己吃顿火锅是种享受”
一个人待着并不是单身“空巢青年”的专利。对不少已婚育人士来说,一个人的时光是种必须抓紧享受的“奢侈品”。媒体从业人员霏霏今年34岁,女儿四岁。她坦言,自从有了孩子,工作和家庭两头转,几乎没有独处时间,特别怀念单身的时候。偶尔的休息日,把孩子交给家人照顾,她最享受的是自己一个人看看书、逛逛街,看一场电影,甚至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吃一顿饭。
单身时她就喜欢一个人逛一整天的街,再好好吃顿饭。虽然一个人有时会不方便,如担心离座餐具会被收走、不好点餐,餐费不划算等。但霏霏说,如今不少餐饮场所的环境设施对“一人食”十分友好,哪怕是一个人去吃火锅,对她来说也毫无困扰。如某知名的火锅连锁店便有针对一个人的小锅、小分量菜式,甚至会有玩偶陪伴,用餐体验不错,一个人刷刷手机,涮涮锅,想吃多少肉就吃多少肉,完全不用顾忌“形象”。
在天河体育西路某火锅连锁店的分店,服务员告诉记者,该店有少量的“一人锅位”,用餐时间经常满员。如没有单人位,也会提供较小的桌位给一个人来用餐的顾客。关于“陪吃玩偶”,该服务员说,店里可向顾客提供玩偶,但一般不会主动提供,顾客有需要时会给,“因为有的顾客会觉得尴尬。”不过,不少性格活泼的年轻男女会主动要求提供玩偶。
数据
六成受访者喜欢独处时的自由
近日,广州日报根据“一个人生活”情况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在564名受访者中,98.94%的人有过“一个人”的经历,究其原因,由于单身而被动“一个人生活”的数量,和喜欢独处的主动“一个人生活”数量基本持平,分别为363人和368人,排在第三个多人选择的原因则是“一个人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一个人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六成受访者表示喜欢独处时自由自在的感觉,那么,独处时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事呢?91.8%的受访者表示曾“一个人逛街”,83.1%的受访者曾“一个人去餐厅”。近六成受访者有过“一个人看电影”的经历,“一个人去旅游”和“一个人搬家”的数量也分别占了四成,值得注意的是,有16.4%的受访者有过“一个人去做手术”的经历。
在如何消遣空闲时间上,85.6%的受访者选择“宅人标配”——上网、看剧、玩游戏,72.3%的受访者则是抓紧一切时间补觉。选择读书学习的受访者占47.1%,还有37.9%的受访者选择运动健身。
此外,33.51%的受访者会主动选择“一个人生活”,五成受访者认为“偶尔可为之,最好有人陪”。
专家
手握整个虚拟世界的“一个人生活”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影响着,社交网络的发达在大大降低沟通成本的同时,过于顺畅的信息流却让人们在真实社交时越发沉默。亲朋好友坐下吃饭,也是各自刷着手机聊着微信,席间并不多话。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治疗师沈家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改变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模式,以前我们依靠面对面建立关系,现在我们只要拿起手机,从文字到声音再到视频,沟通途径多种多样,还能同时和很多人连接。“表面上看我们可能是一个人在吃饭、逛街或者做别的事情,实际上我们通过手机和很多人保持着联系。”他说。
针对一个人生活会产生的孤独感,沈家宏认为,孤独也是人的一种需求,如追求热闹也是人的需求一样,现实中我们往往过于看重后者,而对孤独这个需求有些误解,认为它是个问题,需要解决。他说:“如果这份孤独感本身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就没有必要去消除,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文、表、策划/广报记者嵇沈玲、周洁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