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身边

健康险再遇井喷式增长 新风口下中国平安的创新之路

新浪广东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健康保障的重视,健康险在近20年以来越来越受到投保人的欢迎,增长率持续攀升。有预言,2022年健康险保费将增长至万亿规模,成为当前医疗支付困境下的创新解决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健康保障的重视,健康险在近20年以来越来越受到投保人的欢迎,增长率持续攀升。有预言,2022年健康险保费将增长至万亿规模,成为当前医疗支付困境下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巨头纷纷参局,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人们对健康保障个性化追求等诸多背景之下,健康险再次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一个风口。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先来看一则数据,2019年1-5月份累计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21854亿元,同比增长14.4%;健康险体现高需求趋势,保费增速最高达33.3%。同年1-5月,平安主力长期保障储蓄型产品在个险新单保费中占比达39.3%,较2018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

其实这个数据呈现的事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中等收入群体壮大,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来临、慢性病人群扩大,现阶段的社会保障供给能力远不能满足人民快速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人们急切需要商业健康险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除了国民的强烈需求,政策利好也是促进健康险发展的有力推手。

追溯到2017年,监管对保险业乱象开始调控,保监会“134号文件”的下发,让被利率、投资冲昏了头脑的保险业一下回归冷静,文件中指明保险应“回归本源”。再看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

由此可见,保险姓“保”这一原则贯彻始终,健康险作为保障属性最强的险种之一,再需求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不少险企调整自身业务发展战略,开发并升级新产品,增加保障型产品推广力度,保险业也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全链条的各个痛点越加凸显。

一是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包括阿里,腾讯,京东,美团,360等,它们带着天生的流量优势,获客量巨大。一时之间,曾经保守的保险市场格局被打开,一家独大的一言堂局面被彻底打破。同时,销售渠道也从传统的线下单一模式,变成线下线上双结合。

二是知名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在2018年末发布的产业趋势的预判中就提到,今天的健康保险政策已经老化,无法满足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保险业产品同质化状况仍然严重。充分挖掘潜在用户的需求,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背后的附加价值,成为各大险企突围的关键。

三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如何让金融科技赋能保险业各个环节,如何把互联网科技与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医疗资源优势相结合,是险企需要思考的方向。

四是商业保险虽然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全国总体覆盖率还存在不足,群众对保险认识还待进一步提高。商业保险将承载着补充社保功能、提供健康保障服务,改变人民健康生活方式期盼。

平安式科技赋能

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平安早已嗅到变革的气息,及早布局好各个赛道,通过科技赋能,引领着保险业全速发展。

2013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新年致辞中指出,“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平安将逐步从从资本驱动型的公司变身为科技驱动型的公司”。

在产品革新上面,今年7月,平安拳头产品平安福迎来第七次迭代升级,升级后的平安福19Ⅱ涵盖150种高发重疾和轻疾,还能实现轻疾最多三次涨保额,最高涨60%,恶性肿瘤最多三次赔付。

在增值服务方面,以“平安RUN”为代表的“保险+健康”的创新模式,它开创了健康保障向健康管理的延申,是对保险附加服务的一种拓展。它以平安福为依托,通过完成步行目标,最终达成增长保险保额10%的奖励。不但让利给投保人,还让投保人养成了良好的健康习惯,降低了疾病发生的风险,也降低了理赔的机率,达到双赢的局面。

“保险+健康”模式还包括了基于平安内部健康大数据及AI职能问诊技术,通过“平安金管家APP”为客户提供涵括疾病预防、小病在线治疗、康复调理等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出险理赔方面,“闪赔”让人对平安的科技实力交口称赞。它结合应用大数据、数据模型分析、联网征信、生物识别、智能理赔等一系列新技术,客户通过线上拍照上传资料、电子签名等功能,即可进行线上理赔申请。

自“闪赔”推出以来,已完成案件超200万件,累计送出40亿理赔款,客户在30分钟内便可收到理赔结果,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掌上闪付”的极致理赔新体验。

这一系列的创新,都离开平安对科技赋能的重视和对科研的投入。平安近年来累积投入科研500亿,创立了10多家新的科技公司,25个科技研发实验室,和六大科技创新研究院,拥有一万多项国际专利,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与云计算四大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优质产品成落脚点

除了耳熟能详的“平安福”之外,平安另一款健康险大小福星刚一面世就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它是对平安人寿重疾保险产品库的有力的充实和优化。相比定位“全面保障“的平安福,大小福星主要面对事业起步、责任重大、喜欢简约的成长阶段人群,分别为此类人群自身及其子女提供专业的重大疾病保障。

大小福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做到个性化定制,按照需求和经济压力选择不同的保险组合。它分别提供了“附加轻症”“可选豁免”、“附加长期意外”、“附加癌症三次赔付”、“附加恶性肿瘤保障”、“附加心脑血管”、“附加肝肾疾病”等多种附加险。

此外,小福星还具有“小儿特疾保障”,包含少儿高发的15种特定疾病;“父母陪护有补偿”,即孩子罹患重疾或特疾时,连续给付6个月陪护金,补偿父母陪护期间的收入损失。

客户买保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从本质上是看是为了提前做好风险控制,收获一份安心。保险企业提供产品,科技作为手段,在客户体验互动式保险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能充分体现出中平安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的初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