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智”造辅具亮相 将护航残特奥会无障碍赛场

金羊网
关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李焕坤
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将于今年12月8日至1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7月17日上午,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东大厦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亮点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科技助残是本届残特奥会的最大亮点,诸多广东“智”造的辅具产品将亮相残特奥会,护航无障碍赛场。此外,广东赛区36个无障碍场馆已全部改造完毕。本届残特奥会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进行分级,组委会在大湾区9个城市设立分级点,创历届残运会和残奥会、亚残运会之最。
无障碍赛场:精心打磨符合赛事需求的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环境是残特奥会的灵魂。”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介绍。
据悉,在场馆改造规划时,残特奥会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施工时,精心打磨符合赛事需求、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完工后,组织残疾人试用整改。值得一提的是,在突出便捷性和人性化方面,比赛场馆共增设了2398个轮椅席位、305间无障碍卫生间。
运动分级是残特奥会的核心。本届残特奥会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进行分级。分级中心设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分级点设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肇庆、香港、澳门等9个赛区。
“一个运动会在9个城市设分级点,是历届残运会和残奥会、亚残运会没有的,对分级组织带来挑战,但方便了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多做一点,残疾人运动员就少奔波一些。”陈学军介绍,目前组委会已安排115名分级师参与分级,制定了详尽的分级日程和应急预案,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科技助残:“智”造辅具护航无障碍赛场
康复机器人帮助截瘫病人迈出步伐,机器导盲狗为视障者扫清前行障碍,全地形轮椅让行动不便者自由上下楼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7款广东“智”造的辅具产品亮相,引人瞩目。
“科技助残是本届残特奥会最大的亮点。”陈学军强调。广东是科技创新大省,也是先进制造业大省。本届赛事在办赛、参赛、观赛各环节设置应用场景,体现科技助残成果:在康复训练领域,主要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赛后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使康复过程更高效、更精准;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全面将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中;在智能辅具方面,从多个维度帮助残障运动员和观众克服困难。
志愿之光:1.5万名赛会志愿者将服务残特奥会
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团省委副书记王浩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赛会志愿服务筹备工作是一体推进的,目前,赛会志愿者队伍招募组建已经完成。
“去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我们在全省98所高校启动赛会志愿者招募,短短20余天时间,超过15万名大学生报名,最终录取的赛会志愿者控制数为4.5万名,其中1.5万名将服务残特奥会。此外,预计将有约10万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城市志愿者提供支持。”
王浩表示,赛会志愿者中,报名时处于大一、大二阶段的约占八成,拟录用志愿者须完成政治教育、通用知识、服务技能三大模块的培训,重点通过志愿服务基础理念、扶残助残技能、心理调适等课程掌握服务要领。
“我们一直把志愿助残能力建设作为重点。比如让志愿者佩戴眼罩完成‘盲道通行’,或是体验‘无障碍坡道通行’,用这些环节让志愿者换位思考,更精准地把握残障人士需求。”
据悉,残特奥会提前赛已陆续开展,目前1417名赛会志愿者已上岗,提供抵离迎送接待、竞赛服务、器材保障、医疗辅助、颁奖礼仪等服务,整体风貌、服务成效赢得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