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婚姻仅维持两小时 顺德妇联建议设立婚姻调解点

珠江商报
关注文/珠江商报记者邵姮
“建议民政部门在十个镇(街道)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调解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提供婚姻调解服务,给濒临破裂的婚姻一个缓冲期、多一次选择机会,尽可能减少非理性‘冲动离婚’的发生。”昨日下午,顺德区政协委员、区妇联副主席张艳芬在代表区妇联发言时如是建议。
她提出,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调解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离婚前需经过调解或一定时间的考虑”已于去年被写进法律当中,而婚姻调解主要目的是减少非理性“冲动离婚”现象的发生,更大程度上保护婚姻家庭稳定,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从而维护社会和谐。
案例:
最短婚姻
仅维持两小时
据顺德区妇联相关调研,许多夫妻离婚并非因感情破裂,特别是个性要强又自我的80后、90后,因为某些生活琐事一言不合就轻率选择离婚,“冲动离婚”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由于我国当前离婚手续过于简便快捷,缺乏调解环节,离婚夫妇当场就可拿到离婚证,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轻率离婚的发生率。
“现实中,许多年轻夫妻一吵架就闹着离婚,往往在他们还没想清楚的时候,离婚证就已经办好了,争吵过后,才发现双方都是输家。”张艳芬举例说,在大良婚姻登记处,最短的婚姻仅维持了两个小时,小两口在领了结婚证出门吃饭的过程中发生口角,随后就来办理了离婚。
探索: 大良、龙江试水婚姻调解服务
张艳芬介绍,在北京、上海、江西、福建、广州等省市,已有社工师、婚姻家庭调解员入驻婚姻登记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办理离婚的双方开展调解。在北京,每年有近千对夫妇通过调解放弃离婚、重归于好。
事实上,在顺德,婚姻调解已在龙江、大良开始了探索步伐。去年4月,龙江镇妇联设立“家庭服务工作坊”,为到婚姻登记处办理协议离婚的双方提供婚姻调解服务,截至2019年2月22日,共接受夫妻离婚咨询110例,经介入后没有办理离婚的有23例,成功率20.9%。“我们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有部分夫妻是有这个需求的,主要是针对冲动型,调解员会采用专业方法,让夫妻双方先冷静下来,是否有没想好的问题,深思是否确定要离婚。”龙江镇妇联邓婉灵介绍,除了在婚姻登记处,龙江还在学校设立了跟踪服务点,尽量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2018年12月,区妇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大良婚姻登记处试点设立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仅仅20天,办理离婚的65对夫妇中,接受调解的有23对,其中有4对夫妇表示希望接受婚姻辅导。
建议:在十个镇街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调解点
对于在十个镇(街道)婚姻登记处设立婚姻调解点,区妇联建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提供婚姻调解服务,一是由专业调解人员(婚姻家庭调解员)坐班,招募律师、心理咨询师协助工作,免费为协议离婚的当事人提供婚姻调解、情感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及时关心和帮助婚姻当事人;二是由司法局和人社局按职能组织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心理咨询等培训,提升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业务水平;三是加大正面宣传,宣扬婚姻的价值、两性相处技巧等,同时定期组织宣传教育课和小组等活动,开设“婚姻技巧课”“巩固婚姻学习班”等,及时关心和帮助婚姻当事人,给“冲动离婚”的夫妻一个缓冲期。
“简单来讲,婚姻调解包括调和与调离,对于冲动离婚现象,调和的成功率较高;而如果夫妻双方是分居多年,对婚姻存续状态已有很清醒的认识,那我们主要是介入离婚手续过程当中,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吴卫庆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社工,去年12月,她来到大良婚姻登记处,开展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服务,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里,她为不少办理离婚的夫妻提供了现场调解服务。
吴卫庆透露,在办理协议离婚的过程中进行现场调解干预,有现实上的需求和较好的成效,“现场主要是‘察言观色’,看夫妻双方是否情绪激烈,互相有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夫妻双方并不冷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情绪疏导,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婚姻家庭,帮助解决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