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顺德

顺德新港正式对外开放 首创“智慧码头”新模式

珠江商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昨日,顺德新港举行对外开放启动仪式,正式开展外贸业务,今后将在内贸和外贸两个领域平衡着力。作为深圳西部港区的延伸港,两大港口信息和操作一体化无缝对接,顺德新港预计将成为珠江西岸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外贸支线港,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16日,顺德新港举行对外开放启动仪式,正式开展外贸业务,今后将在内贸和外贸两个领域平衡着力。作为深圳西部港区的延伸港,两大港口信息和操作一体化无缝对接,顺德新港预计将成为珠江西岸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外贸支线港,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

区委常委梁伟沛在致辞中表示,顺德新港的建成和对外开放意义重大,区委、区政府将培育和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力度,带动企业走出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货物就近“出海”可节省2/3物流成本

顺德新港位于杏坛镇,码头上集装箱堆积如山,可以感受到航运忙碌的节奏。此前,顺德新港主要以内贸业务为主,在通过二类口岸资质文件之后,升级为内外贸同港运作的内河港口,昨日正式对外开展外贸业务。

这是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建设的第一个内河港口,是广东省第一大产业港,建有4个3000-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件杂货200万吨,集装箱50万TEU。依托招商局集团的国际资源,顺德新港和深圳西部港区即时互通船舶动态数据、装卸船动态数据、闸口数据等,实现两个港口信息和操作的一体化无缝对接。

简单而言,企业从顺德新港到深圳西部港区,无需等候泊位即可装卸,还可以通过E-PORT平台实时获取在深圳西部港区动态信息,大大提升了货物物流速度,信息流更加透明。

去年,深圳西部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其中驳船业务超200万标箱,占比接近20%。“从顺德到深圳往返的驳船业务超过20万标箱,可见顺德已成为深圳西部港区重要的货源腹地。”顺德新港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通外贸业务后,两个港区协同发展,有望借助深圳西部港区通达世界各地,使得顺德新港成为顺德迈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我们每年有5000至8000个货柜需要通过深圳西部港区出口,今后就近从顺德新港装箱出口,可以节省2/3的物流成本。” 康宝电器集团董事长罗小甲表示,顺德新港对外开放之后,将为企业节省一大笔物流费用。

据介绍,顺德新港总投资超8亿元,还将进行二期开发,届时用地面积将达到40万平方米,打造珠三角最大的内河码头,带动珠江西岸城市群实现产业升级,推动顺德企业加快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智慧码头”新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让“数据跑路”的模式将成为常态,“智慧码头”建设首次被引入内河码头,成为了顺德新港的一大特色。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创新举措可以实现口岸物流与海关监管的相嵌入、相融合,对于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目前,码头作业系统已和“智慧海关监管平台”对接,通过“企业—港口—海关”的电子数据交互和自动化智能化港口设备,实现“查询—物流—查验”的智能模式和现场主要作业“无纸化”,做到货物快速分流、快速验放,提高海关的监管效能。

“智慧码头”建设带来的便利已然显现。昨日中午,一个来自韩国釜山港的集装箱经过深圳西部港区后中转到达顺德新港。在运输途中,船舶到货信息已经提前通过“智慧海关监管平台”与海关监管信息进行交互,集装箱通过水闸、卡口时数据自动采集到港口和海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货物到达立即办理验放手续。运输出港后,直接进入企业厂区,在生产厂区卸货、检测,立即上线生产,整个过程十分高效。

接下来,海关还将继续加大高科技监管设备配置,利用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智能审图”实现非侵入式查验,AR增强现实高点高清摄像机等设备实现“可视化堆场”,让广大进出口企业享受到高效高质的便捷服务,实现快速分流、降低企业成本。

珠江商报讯 记者黄澄献 陈家好报道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