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及社会力量多方助力 顺德长者饭堂已有26个

珠江商报
关注每天早上10点半,大良市民冯美好都会准时出现在大良新桂的一家长者饭堂,解决午餐问题。73岁的冯美好独自一人居住,买菜做饭诸多不便,今年1月份,经人介绍,她来到了这个堂食点,从此这里就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在顺德,像冯美好这样的老人有很多,需求催生服务,自2011年大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始试水“爱心餐”项目以来,顺德的长者饭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区的长者饭堂已经达到26个,解决了不少长者“煮饭难”问题。
建长者饭堂为长者提供配餐服务
2018年年初,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向社会发布了关于顺德长者社区养老需求的调研结果,结果显示,顺德60岁以上的长者中,有超过10%的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配送餐、洗衣、代购、协助出行等服务需求最为迫切。
为了切合这个需求,早在2013年,区民政人社局就开始扶持各镇街建设具备融合配送餐服务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此后,区、镇街两级不断加大投入支持各社区养老服务点的配送餐服务,助力顺德长者饭堂服务网覆盖。今年,区民政人社局对社区养老服务点的预算安排增至1200万元,最终确定资助的20个项目中大多将助餐配餐列为主要服务。
一些具有特色的爱心饭堂服务点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例如陈村慈善会爱心饭堂的服务对象就扩展至困难残疾人。在区民政人社局100万元的资助下,乐从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一个镇级的“中央厨房”及“老年人饭堂”。据悉,该项目搭建起了“中央厨房+老年人饭堂(助餐点)+入户”三级配送网络,可实现全镇24个村居配送全覆盖。
随着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更多的像冯美好一样的老人享受到了送餐上门或饭堂堂食的服务。杏坛高赞村民胡永庆喜欢到村里的长者饭堂第二食堂用餐,“一餐四个菜,还定期提供水果、糖水和凉茶,老人们都吃得很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爱心饭堂的发展,长者饭堂服务规范建设也开始受到重视。2018年区民政人社局推动制定了《顺德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实施手册》,对长者饭堂的建设和服务作出了指引和要求,助餐就餐区设施配置和助餐配餐服务都被纳入规范中。
今年,区民政人社局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食堂和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助餐点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助餐点食品安全监管,让长者们食得开心的同时,还能食得放心。
未来,区民政人社局还将继续加强统筹长者饭堂的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并对长者饭堂软硬件建设、助餐补贴等作出规范,以及将助餐配餐服务与文体娱乐等社区养老服务叠加融合,让长者饭堂不仅仅只解决“煮饭难”问题。
社会支持助力长者饭堂发展
顺德首个“爱心餐”推出之初就得到了热心企业的资助,2013年开始,该项目又得到了广东省顺商公益基金会每个月定向6万元的支持,这笔资金用于资助大良100名困难老人的午、晚餐。目前该基金会累计资助金额已经超过430万元。
事实上,社会力量的参与已经成为顺德长者饭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高赞村长者饭堂第二食堂为例,开设之初,该饭堂便得到了多家企业共计86万元的捐赠,专项用于长者饭堂的餐费补助。
让人欣喜的是,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还在不断地扩大。去年,顺德区“和美善食”长者爱心餐品牌共建方联合7家公益组织和1个居委会发起筹款活动,希望能为区内95个社区743位困难长者提供全年爱心助餐服务。
同时,顺德区慈善会发起了200万元“和美善食”全区长者资助项目,采取资金竞争性分配原则,甄选确定符合条件的执行单位和执行方案,为区内有需要的困难长者提供包括统一煮餐、定点送餐、集中堂食等个性化的助餐服务;广东省德胜基金会则投入激励资金超过50万元,分运营经费激励和服务经费资助两部分进行扶持。
得益于企业和政府的支持,在高赞长者饭堂第二食堂就餐的长者,只需要自付3元就可享受餐标20元的午餐。而由“爱心餐”发展而来的“顺商爱心厨房”,经过多年的发展,除了配备送餐服务外,还先后建了多个堂食点,为更多长者服务。
(文/珠江商报记者莫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