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顺德医院科技兴医显成果 本土培养出人才

新浪广东
关注他,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本土培养起来的人才之一;
他,是佛山地区为数不多的皮肤性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不计辛劳,不分昼夜,同时兼任皮肤科主任和科教科主任两个不同类别的工作。

求知若渴,奠定基础
汤红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皮肤科、科教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他凭着对医学知识的执着追求,考取中山医科大学研究生并选择皮肤科为专业。
毕业后,来到了当时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从此,汤红峰便在顺德人民医院开始二十余年的从医生涯。
医者仁心,开设病房
2000年,汤红峰初次来到顺德人民医院皮肤科的时候,仅有三间门诊,三名医生,并没有设置病房,想要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
对于皮肤科是否需要开设病房,很多医院都会持反对派,认为必要性不强、效益不高。可汤红峰坚持认为,开设病房,是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治疗场所,也为年轻医生提供学习进步的平台。诸如荨麻疹、湿疹、痤疮等过敏性、损容性皮肤疾病是顺德地区的常见病,多数可以在门诊完成诊疗过程,但有些特殊的皮肤疾病如重症、大疱病、结缔组织病等,若不及时收住入院积极治疗,极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前段时间,医院接收到一位70余岁的重症药疹患者,起初病人并无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但出于职业的敏感,汤红峰预计到风险,坚持劝其留院观察。入院后,病人病情进展迅速,发高烧、皮肤起疱,触碰带有明显的疼痛感,甚至大面积脱皮,病情急骤加重。
所幸的是汤红峰团队每天不分昼夜,反复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与科室团队一起就病情的进展研究下一步治疗方案,及时调整用药。病人的病情很快就有了好转。
“在治疗中理论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这个病人的及时抢救对我们来说是成功的,给病人的家庭也带来了快乐,同样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病人每次到我们这里来复诊更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和支持。”汤红峰如是说。
随着各项设施的不断完善,前来就诊患者日益增多,从一开始每年门诊量只有3万多人,到现在每年门诊7万人。同时,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是目前本地区为数不多开设独立皮肤病房的医院,病房的开设一方面为疑难危重病人得到及时完善的救治提供了巨大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医务人员对疑难复杂皮肤病的独立分析和果断救治能力,极大推动了本地皮肤科事业的发展。


向科教转型,提升科研实力
临床需要科研工作的推动,科研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这就需要人人都重视科研教学,带动大家的科研教学热情。
早在2010年汤红峰就已经一边担任皮肤科临床工作,一边兼管科教科工作并开展相关的科研教学活动。
由开始一年仅能获批十几项市厅级课题,到后来,佛山市的科研课题一年获批四十余项,课题方面不断突破,直至今年,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产生了质的飞跃;在他刚开始接触科教科时,医院只有一篇SCI文章,到现在每年已有30余篇。
在科教科工作期间,汤红峰不仅完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还花了4年多的时间申报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不仅为医院提供了科研平台,提高了医院的科研实力,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为本地的医学科研事业发展做出来积极贡献。

以科技兴医 以人才强医
纵观大环境,近年来,顺德卫健局推出“存量人才提升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政策及人才的内引外联同时也给医院带来新鲜血液,新的学术观念,给医院带来新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2013年,汤红峰开始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而在2019年,汤红峰已被评为博士后招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皮肤科也成为了博士和博士后培养基地。
汤红峰专家工作室作为培养本地区本专业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由一个专家带领科室年轻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组成的团队。现阶段,汤红峰团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皮肤老化和抗老化的研究和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
目前,汤红峰主持的《皮肤老化与抗老化关键技术平台的开发》项目获批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发表SCI文章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