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 改写深中速度 重塑中山马鞍岛的区位优势
摘要: 今年,深中通道进入建设关键期,预计2024年完成通车。作为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深中通道将深圳至中山约80分钟的车程缩短为30分钟。在改写深中速度的同时,深中通道也在重塑中山尤其是马鞍岛的区位优势。今年,深中通道进入建设关键期,预计2024年完成通车。作为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之间唯一的公路直连通道,深中通道将深圳至中山约80分钟的车程缩短为30分钟。在改写深中速度的同时,深中通道也在重塑中山尤其是马鞍岛的区位优势。
深中通道改写深中速度,马鞍岛将由“交通末梢”变“交通枢纽”
在深中通道的两端连接点,中山启动了“东进”计划,翠亨新区起步区重点对接深圳前海等地区;深圳则加大了“西协”步伐,“前海+大空港”将助力深圳西部跨越式发展。

深中通道项目主要工程结构图 资料图片
走读马鞍岛,聚焦西湾汇。中山以通车时间为节点,计划投入1500亿元加快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打造珠江西岸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而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位于中山翠亨新区的马鞍岛,将从交通、产业、城市建设等方面对标前海,承接深圳高端产业转移和资源外溢,有望完成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的蜕变。

深中通道效果图 资料图片
在4月末公示的《中山翠亨新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和《中山翠亨科学城城市设计》草案中,以“建设多方式、快速对接大湾区的对外交通体系,绿色低碳、公交优先、智慧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为原则,我们看到了一幅帮助马鞍岛接入大湾区城际网络的交通蓝图。
重塑马鞍岛区位优势,交通红利变经济红利
深中通道建成后,深圳前海和翠亨新区马鞍岛的核心区域距离缩短至30公里以内。此时,马鞍岛的区位优势逐渐被突显,发展前景也愈发明朗。
一方面,新的交通网络正在马鞍岛形成:在建的深中通道、中山客运新港,以及规划中的广珠城际和深茂铁路等交通设施,将促进马鞍岛融入大湾区城际网络,未来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实现一小时到达深圳前海、广州南沙、香港机场、澳门、珠海等核心地区。

深中通道局部桥面图 资料图片
另一方面,新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平台在马鞍岛铺开:一个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双心、一轴、多廊、六区”的空间结构将出现在马鞍岛及周边区域。其中,“双心”是结合翠湖公园及其周边打造北部区域的生活休闲中心,为工业片区就近提供生活性服务的工业邻里中心,而“一轴”是沿翠海道打造多元等功能的城市综合发展轴,“多廊”是沿主要河涌水系打造景观廊道和视线通廊,“六区”是产业提升发展区、北部综合服务区、健康产业集聚区、先进智造区、客运码头商业商务区、生态休闲区等六个功能区。
从交通红利走向经济红利,马鞍岛正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毫无疑问,在目前以及未来的深中发展建设中,马鞍岛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