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动漫创客致力让国产动漫作品变现

大洋网-广州日报
关注
邱冠琪参加国外漫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紫玮
在今年的漫博会上,一面空白的签绘墙吸引了众多观展者。他们纷纷在这面墙上涂写、绘画。这面墙属于邱冠琪。
七年前,邱冠琪第一次参加漫博会时还是学生,今年他成了企业代表。邱冠琪说,他希望通过这面墙找到优秀的创作者,将他们的作品带进其团队创立的动漫原创周边众筹平台。
将爱好发展成事业
戴着细细的浅粉色圆框眼镜,挂了一条银色项链,身穿潮牌,脸上洋溢着专属于年轻人的谦和微笑。初见邱冠琪,你大概不会想到这位年轻人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CEO,也是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的决策者、外交家。
邱冠琪与许多90后有着一样的童年,无数个放学后的黄昏时分,他都守在电视机前看《七龙珠》。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层出不穷,引人入胜。邱冠琪在商场见到动画周边(指以游戏动漫为载体,对其周边的潜在资源进行挖掘,包括以游戏为主概念的玩具、食品、饰品、音乐、图像、书籍等),露出了渴望的眼神,但这个兴趣遭到父母的反感,“他们都觉得买那个没什么用。”
如今已经长大的邱冠琪爱看国产动漫《斗罗大陆》《刺客伍六七》,他慷慨入手的动漫周边摆满房间,甚至有的物品单价上万元。与那些疯狂氪金(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的动漫爱好者不同,邱冠琪不仅为喜好买单,还迈入了动漫衍生品市场,成为市场的开拓者。
出生在潮汕,从商的家族传统让邱冠琪在大学选择营销专业。毕业之后,他在电视台做营销,接触了影视行业。这一切都为后来的创业埋下伏笔。
2016年前后,电影行业发展如日中天,影视衍生品市场一时也呈现出爆发式的创业潮。出于对动漫的热爱,邱冠琪顺势辞职,跻身其间,将爱好发展成事业。
参加多地漫展 发现市场潜力
邱冠琪第一次参加东莞漫博会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他没进会场就觉得惊艳,“当时变形金刚模型站在门口,比人还要高”。
在这个汇集国内外各路动漫大咖的地方, 邱冠琪大开眼界,他观察到国内外动漫产业的巨大差异。后来,他多次去美国、日本等国家参加漫展。走在琳琅满目的动漫周边与成群的二次元爱好者中间,他不禁思考,为什么国外的动漫周边这么多人愿意买单?
“我的毕业论文也是研究动漫这一块,加上几次出国了解到衍生品市场有巨大的潜力。”邱冠琪介绍,在国外,动漫衍生产品的产值占比超过70%,国内仅为30%左右。
“国外动漫大多有历史沉淀,粉丝基础深厚,漫威、哆啦A梦这样的大IP都是经过上百年发展才有现在的成就。”邱冠琪认为,相较之下,国内动漫急于变现,因此热度只能持续几个月,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对得起热爱的事物”
邱冠琪发现,优秀的原创周边设计作品得不到赏识,产品设计者与动漫粉丝之间也缺乏一个直接的沟通桥梁。瞄准这些问题,邱冠琪的众筹平台“摸鱼塘”应运而生。
对设计师来说,“摸鱼”时刻偷偷画出来的草图,往往意味着灵感迸发,不局限于条条框框,没准就具备变现的可能。邱冠琪希望能汇集起这些作品。
在平台筹备前期,邱冠琪奔走在珠三角多个城市,在形形色色的投资者面前侃侃而谈,他从未觉得疲惫或厌烦。“大概出于我对动漫的热爱,我觉得做这件事能实现我的价值,也对得起我所热爱的事物。”
不断有90后加入邱冠琪的队伍。这些年轻人热爱动漫,并乐于将此作为事业。在朝气十足的团队氛围中,“摸鱼塘”APP于今年4月上线。目前,平台已签约了百万流量级的原创设计师,还与数家国内知名动漫品牌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群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在创业初期遇到了种种困难。比如优秀的创作者通过平台获得一定名气后就出走;比如在将平台推向校园时,用户量激增,但创作者整体水平良莠不齐;比如创作者版权意识不足,一旦厂商给出恩惠就将作品悉数卖出。
但邱冠琪觉得一切都可以慢慢改变。他们请知名设计师上线教程,引导创作者提升设计能力。他们还努力在自身产品上下功夫,让更多优质创作者对这个平台感兴趣。同行说,国内大众消费者的版权意识不强是没办法改变的。但邱冠琪认为通过这些年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情况相较之前已有变化。
此外,邱冠琪还渴望助力国产动漫变现,让更多二次元爱好者,尤其是海外爱好者为国产动漫产品买单。“我希望这个平台成为全球二次元创作者都在用的东西。”邱冠琪说起目标,眼神笃定。
这并非虚无缥缈的梦想。漫博会上空白的签绘墙已被涂满,人们对创作的热情似乎从不磨灭。而邱冠琪和他年轻的团队仍然从早埋头工作到晚上12时,跟平常任何一个日夜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