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塔下上演非遗时尚艺术大秀

新浪广东
关注Deepseek眼里的非遗广州是怎样的?木棉花映红天际时,广绣在绸缎上绽放出灵动的花鸟,醒狮的金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彩扎艺人指尖翻飞,将竹篾与彩纸编织成栩栩如生的瑞兽。3月29日,广州本土高端非遗时尚品牌“生活在左”联合广州塔、广州市新联会打造首场“中国非遗时尚艺术大秀”,呈现“水上走秀+即看即买”体验。

开场以女高音歌唱家常思思一曲《春天的芭蕾》拉开序幕,为这场传统服饰技艺与现代交融的盛典定调。

大秀以广州塔为背景舞台,在塔下搭建水池,打造“水上T台”。模特身着马面裙、植物染、蓝印花和潮绣系列华服翩然起舞,观众可以在直播间实时下单,实现“即看即买”,打破传统时装秀的时空限制,实现非遗服饰“所见即所得”的消费闭环。据品牌方透露,此次非遗时尚艺术大秀直播观看累计超150万人次,人均观看时长超2分钟。

直播中,镜头切换至广州塔广场内生活在左‘林栖Gallery’艺术空间,展示植物染、蓝印花、马面裙等技艺,匠人现场演绎手绣、潮绣“百鸟朝凤”的繁复针法,观众可直观感受手工技艺背后的文化逻辑。

据了解,此次大秀共展示三大系列作品共120套服饰,单套服装制作时间超96小时。以植物染系列为例,产品从板蓝根叶发酵、制靛到反复浸染定色,需历经27道工序,耗时堪比奢侈品牌手工定制。

国内首位非遗马面裙技艺传承人、生活在左品牌创始人林栖谈到:“手工溢价不仅是价格标签,更是文化价值、稀缺性体验与消费者情感联结的综合体现。”
林栖也表达了专注非遗服饰技艺传承的愿景,她表示:“在当下及未来,服饰不仅是服饰,它是一个人、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在这一理念驱动下,生活在左致力传承创新手绣、手钩、手编等核心工艺,其不可复制性与工业化生产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每一件产品上面都饱含了匠心和温度。

同时,生活在左还自建了传统生活文化研究中心,与黄荣华等非遗技艺大师合作创新,使蓝印花布等非遗元素在保留文化基因的同时,融合现代设计美学,进一步增强产品溢价能力。

据介绍,生活在左高端系列“林栖马面裙”服饰采用可再生桑蚕丝与麻混纺面料,保留明代四裙门形制,同时通过立体剪裁优化穿着体验,单件售价可达万元,培养出客群年消费超1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其消费人群涵盖金融、企业高管、教育领域35岁以上的高知女性,消费动机集中于“文化身份表达”与“社交场景需求”。

据统计,林栖马面裙高端系列产品复购率达37%,客单价超5000元,其蓝印花系列复率达35%,均高于行业水平,印证了匠人经济受到消费市场的高度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非遗时尚正向款型创新与年轻化进阶,重新定义消费阶层属性,覆盖更广人群。通过重构非遗产品的文化叙事与设计、工艺,生活在左将服饰从“庄重场合穿搭”的标签中解放出来,提升为“新中式文化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