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整整一个月广州没下一滴雨 预计旱情或持续到明年初春

摘要: 气候干旱,珠江部分河段露出了河床!”“我是广州的一位菜农,一个多月没下雨,菜都快渴死了。”广州久无降雨,天气干燥,微博上的讨论此起彼伏。

广东大部分地区出现中等以上气象干旱,专家预计气象旱情可能持续到明年初春

“气候干旱,珠江部分河段露出了河床!”“我是广州的一位菜农,一个多月没下雨,菜都快渴死了。”广州久无降雨,天气干燥,微博上的讨论此起彼伏。

不止广州,广东其他地市也不同程度出现气象旱情。11月12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气候中心了解到,广东大部出现了中等以上气象干旱,粤东的潮州、汕头等部分地区出现了重度气象干旱。作为中国降水最为丰沛的省份之一,为什么广东这一个多月来降水如此稀少?应该如何应对干燥少雨的天气?

旱情严重10月以来,汕头滴雨未降

广东大部分地区9月中旬以来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气象干旱持续发展。11月11日的最新干旱监测显示,广东大部出现了中等以上气象干旱,粤东的潮州、汕头等部分地区出现了重度气象干旱。

广东省气候中心统计显示,9月至11月10日(下同),全省平均气温25.4℃,较常年同期偏高0.7℃,其中东莞、顺德、番禺等5个市县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全省平均降雨量14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1%。其中饶平、汕头、南澳、陆丰等市县偏少80%以上,饶平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10月以来,饶平、惠来和南澳等10个市县降水不足5.0毫米,潮阳、汕头和澄海3个市县甚至滴雨未下,为历史同期最少。

自9月18日至11月10日,广州市平均雨量仅39.9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70%,为历史同期第六少。根据广州近两个月的天气记录,从9月18日至今,广州仅在10月9日和13日出现过局部中到大雨,其他日子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也就是说,到今天,广州已经整整一个月没下雨了。据广州逐日干旱指数监测结果显示,10月下旬开始从化、花都和增城陆续出现轻度气象干旱,之后程度加剧,目前中北部地区已经出现中度气象干旱。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虽然今年秋旱明显,但由于前期雨水较多,水库蓄水充足,尚未造成严重影响。

成因复杂“副高”强、冷空气弱、台风不来

气象学上将8-10月份期间发生的干旱定义为秋旱。历史分析表明,秋旱在广东出现的几率较高,其中持续50天以上的干旱北部为2年一遇、中南部为10年三遇。广州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广州较严重的秋旱年是2004、2005、2007、2009、2010年,其中有些年份还出现了秋冬春连旱。

不过,尽管秋旱在广东出现的几率高,但每次的成因却并不相同。对于此次秋旱,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伍红雨、广州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婷均表示,9月以来,台风少、副热带高压强、冷空气强度弱、气温高是造成当前广东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

伍红雨表示,9月以来由于无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且由于副高较常年同期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南下影响广东的冷空气次数偏少、强度明显偏弱,导致广东温高雨少,9月中旬以来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王婷则表示,今年秋季,西北太平洋副高强盛,其带来的下沉气流会导致气温升高。以广州为例,9月18日以来全市平均气温24.9℃,较常年同期偏高0.6℃。长时间的晴热天气导致水汽大量蒸发消耗,土壤水分亏缺严重,使得气象干旱不断发展。

还有气象专家表示,今年是厄尔尼诺结束年,从去年9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今年7月结束,多年数据表示,在厄尔尼诺结束年份的秋季,欧亚中高纬以纬向型环流形势为主,东亚槽偏弱,这就意味着南北向的空气对流较少,不利于北方冷空气的向南输送。

后期影响秋冬春连旱可能性较大

未来广东的旱情何时才能得到缓解呢?人们期盼已久的雨水何时能降临?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低。

伍红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11月中下旬广东仍将维持温高雨少天气形势,气象干旱仍将持续发展。“今冬明春预计广东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除西南部外,广东大部气象干旱仍将持续发展。”

王婷也表示,接下来的11-12月,广州常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9.5毫米,是气候上的少雨期。据预测,气象旱情很可能会持续至明年初春,即发生秋冬春连旱可能性较大。

王婷提醒,旱情的持续发展将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逐渐带来影响,请有关部门提早做好应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几个月来,广东天晴少雨,天气干燥,12日广东全省共发布108个森林火险预警。其中,森林火险红色预警100个,森林火险橙色预警7个,森林火险黄色预警1个。广东省林业局表示,广东已经进入森林特别防护期,全省3万余名护林员全部上岗巡查。

链接

迟菜心临近上市 菜农把好“补水”关

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徐振天

还有十来天,增城迟菜心就要上市了!每年上市前夕,都是菜农们最紧张的时候,首要保证补水充足。今年他们更忙碌,因天气干燥,往年这个时候十天浇水一次即可,如今隔一两天,就要浇水一次。

增城

隔两三天就要浇水,可把菜农忙坏了

12日下午3时许,增城区小楼镇腊圃村的迟菜心菜地,陆续出现浇水的菜农。当天上午,他们先将山上的山泉水或者水库水引流到田地沟渠,一边引流,一边开始给迟菜心浇水,中午休息过后,下午继续,一直忙到天黑,才收工回家做饭。有的菜农,看着田地太干,甚至直接引水到田里,浸湿土壤。

“与往年不同,今年10月份的时候,还可以隔十天浇水一次,11月初,开始四五天浇一次,现在隔两三天就要浇一次。”今年49岁的菜农赖国雄说,好久没有下一场酣畅淋漓的雨了,菜地难以被水淋通透,干得快,也就浇得多。

腊圃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迟菜心,全村种植面积有一两万亩。放眼望去,田野一片墨绿,迟菜心长势喜人,大部分已生长到40-50厘米高,据说到11月底12月初上市时,可以长到70-80厘米。往年到这个时候,因迟菜心植株高,叶子宽大,能为底下土壤遮住一部分阳光,水分蒸发没那么快,但今年因整体气候干燥,迟菜心这个相对“耐旱”的优势也不明显了。

赖国雄种了10多亩迟菜心,一个人要浇两天才能完成,按照两三天浇水一次的频率,休息一天又得重复。“没办法,现在一定要保证水分,否则迟菜心上市时,不够甘甜不说,还容易苦,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如今浇水虽然辛苦一点,在保证有机肥充足的情况下,今年的迟菜心质量应该不会受影响。”

番禺

喷淋技术高效节水,菜场未出现减产

番禺区有菜地几千亩,其中石碁镇有着全区最大的叶菜种植田地。

石碁镇前锋村石碁坚记菜场的黄荣坚种植了100多亩菜心、豆苗、生菜等,种植面积在全番禺数一数二。喷淋技术的应用、水乡河网的优势,为当地蔬菜种植提供了水源保障,对于这一场干旱,周边菜场影响不大,蔬菜田头价格比较正常。记者也走访了清河市场、体育西新街市、西丽市场等农贸市场,目前蔬菜价格相对平稳。

黄荣坚从1997年在当地种菜至今,他印象中,比较少有秋天像今年这么干燥,于是,今年喷淋的次数也要更加频密,一天需要淋水四次,而且每次喷淋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否则容易导致蔬菜须根病死,最终减产。“对于菜心、生菜等蔬菜来说,喷淋不仅能节约水,而且雾化均匀,水经过过滤,叶片也不会沾满泥土。”他极力推荐这种方式,当地大部分菜农都采取了喷淋的方式节约用水,即使部分河段水量不足,也足够灌溉,目前当地未出现减产迹象。

“一般大型菜场的选址都要优先考虑水源比较好的地方,今年秋季降雨减少,天气干燥,但只要河道有水,就影响不大。”黄荣坚说。

医生建议

天气干燥,多吃果蔬

天气持续干燥,记者了解到,近期呼吸科与皮肤科就医患者增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医生黄慧婷说:“近期季节转变,秋季时令干燥,所以感冒、咽喉疼痛、鼻出血、干咳的门诊病人有明显增加,住院部因支气管扩张导致咯血的患者也明显增加。”

黄慧婷告诉记者,平时可以甘榄煮水代茶饮,同时增加蔬果摄入量,避免熬夜。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要注意保暖。黄慧婷建议老人家早上不要太早出门锻炼,长期服用降压药或者慢性肺病吸入药物的老人,要用药后再出门锻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王霞告诉记者,近来科室瘙痒症等患者增多。她建议患者需注重保湿与护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5℃左右,用清水冲洗即可,要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食物。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