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千名市民共赴文明之约 英德"周末艺小时"点亮文明实践新图景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5月11日晚7时30分许,随着架子鼓《这就是哪吒》的欢快旋律响起,英德市“周末‘艺’小时“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在千名市民的翘首期盼中拉开帷幕。杂技芭蕾与街舞的创意碰撞、客家山歌的悠扬唱腔、即兴文明知识问答的互动热潮,使这座五彩缤纷的不夜城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是夜,由英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末"艺’小时”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暨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公益集市活动启动仪式,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公益集市及文化人才招募等环节,吸引近千名市民驻足参与。据悉,5月份起,英德将通过融合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利用周末时间,每月开展2-3场主题展演,每月均为英德市民提供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精神文明盛宴。

打造“短时高效”文明实践品牌

舞蹈《山灵》、戏歌《相思谣》、杂技《肩上芭蕾》、客家山歌《山歌唱出幸福来》------在广场中央的舞台,演员们依次上场,表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将英德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市民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家乡文化底蕴。台下人头攒动,手机闪光灯连成星海。

与舞台相映成趣的是环绕广场的公益市集。8个展位前人流如织;义诊摊位前,医务人员为群众测量血压,中医把脉、推拿、按摩,并向居民发放中医养生健康知识宣传资料,讲解常见病的日常调理和预防保健养生知识;义剪摊位上,志愿者娴熟地为市民理发,一番精剪细修下来,他们变得精气神十足;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耐心指导,市民纷纷动手制作艾灸锤,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艾灸锤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活动将文明实践与艺术普及有机结合,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领跑人,激发基层文化创新活力。”英德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周末‘艺”小时”活动旨在以文艺展演为载体,通过歌舞、曲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公园广场开展短时高效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涵养群众文化品位与道德情操,激活全民共建动能,为英德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活力,筑牢城市软实力发展根基。

作为文明实践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实践,活动利用周末开展演出,通过在该市城区滨江公园、月桂湖广场和文明实践广场等常驻点开展短时高效的文艺展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阶段性目标同向发力。让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月月新主题、有展演让基层文艺更加“鲜活”

“英德市“周末’艺’小时”活动紧扣每月活动节点,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发布预告安排表显示,从今年5月开始,主办方拟定了梨园春晓、流行绿动、英德风情、非遗新说、山水谣声、童心向善、建党百年等20个主题,安排了戏曲专场、流行音乐专场、非遗专场等20场专场演出。

为增强节目的丰富性,激发普通市民的广泛参与度,英德市公开招募歌曲、舞蹈、曲艺和其它特色节目,为有意愿展示才艺的个人和文艺团队提供参与展演的通道和舞台。通过“周末‘艺’小时”品牌项目的深入推进,英德市正以文化软实力“夯实”“百千万工程”硬支撑,通过文艺滋养与文明实践同频共振,谱写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英德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周末‘艺’小时”活动紧扣“创建助力‘百千万’一文明乡风润南粤”系列活动为主旨要求,呈现多个“亮点”。一方面,表演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将英德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将英德传统民俗舞蹈动作元素融入舞蹈编排中,选择英德本地特色曲调的音乐井进行现代改编,让市民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家乡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活动邀请本市音乐家协会、市舞蹈家协会、艺体协会等专业组织的加入,从而提升活动整体艺术水准,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专业艺术的魅力,激发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明实践的参与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打破传统表演模式,广泛邀请普通市民作为活动的“主角”,激发参与热情。从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不同年龄,职业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不仅活跃丰富了市的文化生活,更让市民在快乐的氛围中思想得到升华。

英 宣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