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惊现广州地铁 道滘裹蒸粽“香”动羊城

综合
关注5月22日下午,广州地铁番禺广场站东站厅内粽香四溢,一场别开生面的道滘裹蒸粽非遗文化推广活动在此火热举行。活动现场,包粽擂台赛、非遗展示、创意打卡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东莞水乡道滘镇的传统文化魅力在此绽放。
包粽高手同台竞技,非遗技艺引惊叹
“太快了!一分钟包3条粽子!”围观市民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在包粽擂台赛上,来自道滘的3名裹粽手艺人展示了精湛的“丰字型”包扎法,最终冠军选手以10分钟包粽超30条的惊人成绩夺冠,引得现场掌声连连。
“以前只知道道滘粽好吃,今天才见识到背后的功夫。”退休教师李伯一边拍摄视频一边感慨,“这手艺比课本上的非遗更生动,我得让孙子也看看!”
据了解,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艺源于上世纪30年代,以晚造糯米、咸蛋黄、五花腩等优质原料和独特工艺闻名,素有“天下第一粽”美誉。2012年,该技艺入选广东省非遗名录;2024年,更成为广东省首批地理标志培育产品。
如今,道滘镇已形成规模化的粽子产业群,涵盖多家食品工厂和50余家小作坊,年销量超2000万条。在生产旺季,熟练女工月收入可达万元,真正实现了“粽”香致富。
创新口味“圈粉”年轻人,文化IP赋能传统美食
展示区内,双黄肉粽、黑松露粽、陈皮豆沙粽等创新口味吸引了大批市民品尝。年轻人们尤其对藤椒蛋黄鲜肉粽、杂粮低脂粽等新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个黑松露粽太特别了,既有传统风味又有新意。”一位年轻白领赞不绝口。
近年来,道滘粽子企业通过差异化创新成功打开年轻市场:佳佳美结合电商直播讲述品牌故事;聚上品推出健康粽系列,线上订单省外占比达40%;莞瑞食品更将意大利黑松露与传统工艺结合,打造高端商务礼盒,产品畅销港澳。在今年第三届道滘粽子文化消费节上,“十大创意粽”与传统口味同台争辉,成为消费新热点。
沉浸式体验受热捧,“美食+文旅”融合显成效
“一举高粽”打卡区成为活动现场最受欢迎的网红点,家长们带着孩子在趣味标语前拍照留念。站厅LED屏循环播放的道滘文旅宣传片,让乘客们仿佛置身水乡。
道滘镇近年来大力推动“美食+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建成的裹蒸粽文化馆成为新地标;水乡拾光营地、粤晖园等项目打造全域旅游场景;水乡游船串联历史文化节点,形成特色文旅带。
交通赋能产业升级,大湾区“一小时消费圈”成型
道滘镇地处东莞西部,凭借广深高速、城际铁路等便捷交通,30分钟即可抵达广州天河,40分钟直达广州东站,已成为广佛市民周末休闲的热门目的地。
“道滘裹蒸粽与广府饮食文化同根同源,我们希望通过地铁枢纽的辐射效应,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非遗美味。”活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道滘裹蒸粽还将在广州海珠湿地公园端午市集亮相,继续向大湾区展示其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活力,更彰显了传统美食在创新传承中的无限可能。随着“粽是道滘好”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这一岭南美味正加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