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乡愁”绘就乡村美育新画卷——第三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举行

综合
关注金秋时节,乡愁如画。9月20日下午,以“那时乡愁”为主题的第三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颁奖典礼及成果展在广东省文化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获得了省内文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旨在表彰扎根乡村一线、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推动乡村美育高质量发展。
重量级嘉宾云集,共襄美育盛举

颁奖典礼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美育专家、教研员代表以及获奖教师等300余人参加。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雷于蓝,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委、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程萍,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院院长许钦松,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邵允振等重要嘉宾出席活动,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乡村美术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创新评价体系,突出乡土特色

本届评奖在评选标准上实现重大创新,构建了四大核心评价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推动乡村美术教育的可持续与深层次发展:
维度一:艺术核心素养与技能维度,重点评估多感官审美体验、多样艺术形式表达能力、创造性转化水平以及文化理解深度,确保教学质量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维度二:学生多维获得感与情感共鸣维度,着重关注文化认同感和乡土自豪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维度三:社区可持续性与文化活化维度,强调教学方案的可复制性、社区参与度,以及教学成果能否转化为社区文化资产,实现美育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维度四:教学适切性与可行性维度,综合评估教学资源的易得性、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及实践能力的匹配度,确保教学方案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这一创新评价体系突破了传统美育框架限制,更加注重乡村美术教育中本土艺术与非遗文化传承的教学实践质量,为乡村美术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106名教师获奖,彰显乡村美育成果



经过美育专家及美术教研员组成的评审团严格评选,最终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评出金奖10名、银奖20名、铜奖30名及优秀奖46名,共计106名乡村美术教师获得殊荣。
获奖课例充分展示了乡村美育课程的多样性和本土性特色。乳源瑶族自治县金禧小学江玉老师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瑶山彩石》作为金奖课程之一,该课程以瑶山彩石为载体,巧妙利用农村乡土环境资源,开展特色项目学习,体现了乡村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
获奖教师代表深情发言,传递美育力量

江玉老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在发言中深情地说:“美育,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意义尤为特殊。它可能是一支画笔,为他们绘出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可能是一抹色彩,照亮他们或许略显单调的童年;更可能是一颗种子,在他们心中种下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力量。”她表示,将继续扎根瑶乡,汲取本土文化养分,设计出更多让孩子们喜爱、受益的美术课程,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艺术的浸润中自信、快乐地成长。
地方实践成果丰硕,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云浮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梁浩宇在致辞中介绍了云浮在乡村美育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自2023年“许钦松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在云浮落地以来,累计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乡村美育教师近1000名。梁浩宇表示:“云浮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的帮助和指导下,云浮的美术教师队伍越来越强,美育工作日渐成熟,为乡村孩子打开了艺术之门。”
专家顾问团成立,构建专业支撑体系

颁奖典礼现场还举行了专家顾问团聘任仪式,来自高校和教研机构的13位专家学者获聘为“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学术顾问,旨在联动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为乡村美育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艺术表演精彩纷呈,展现美育多元风貌



典礼现场的艺术表演同样精彩纷呈。荔湾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西关街舞团带来的原创作品《广绣风华》,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与街舞艺术巧妙融合,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表演的国家级非遗《禾楼舞》,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乡村孩子对本土文化的深情演绎;华南农业大学星航合唱团的《如愿》合唱表演,用歌声传递了对乡村美育事业的美好期许。
奖项创始人许钦松深情寄语,擘画发展蓝图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许钦松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设立这一奖项的初心。他说:“作为一名曾经的乡村美术教师,我深知乡村美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我上美术学院之前,我就是一名乡村教师,主课是语文,同时兼任音乐和美术教师。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乡村美术教育对社会支持的渴望。”
许钦松动情地说:“乡村美育不仅能够满足农村学生对美的需求,更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文化活力。通过老师们默默的奉献,传播美的种子,让孩子们在一辈子中都能与美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让生命充满美好。这不仅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和生活,更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审美教育方面贡献力量,推动我们国家走在世界强国之列。”
许钦松特别感谢了广东省文化馆多年来的无私支持,以及所有参与项目的专家教授们深入一线的辛勤付出。他表示:“虽然目前乡村美育事业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条件落后、经费缺乏等挑战,但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这样的公益项目,正在为乡村美育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这个退了休的老人更有信心走向未来。
成果展览开放参观,展现教学创新实践



第三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优秀成果展亦在活动现场展厅举行。展览展出了获奖教师的精品教案以及学生优秀作品,涵盖了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既有质朴动人的乡土文化表达,也有充满童趣的奇思妙想,全方位展现了乡村美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成果。
传承接力再启新程,第四届奖项正式启动

颁奖典礼的尾声,第四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正式启动。主办方表示,将继续携手省内各大文化艺术机构等多方力量,持续深化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研发更多特色非遗课程,增强乡土文化自信,为更多乡村美术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发展平台。
项目覆盖持续扩大,惠及更多县区师生
据了解,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在云浮郁南、河源紫金、揭阳惠来、清远清城、肇庆怀集、韶关乳源、广州从化、佛山高明、三水、汕尾陆丰、汕头澄海、茂名信宜、湛江徐闻、湛江遂溪等25个县区成功实施,为各地乡村美术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直接受益教师数千人,间接受益学生数万人。项目将继续向更多县区拓展,持续陪伴与支持乡村美术教师成长发展,为推动广东乡村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颁奖典礼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乡村美术教育成果的总结表彰,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承诺。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广东乡村美术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为培养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艺术素养的新时代乡村学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文化滋养。
附:第三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获奖名单
奖项 地区 单位 姓名 课例
金奖 佛山高明 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实验学校 区衍睿 《版刻古韵醒狮魂,妙笔雕琢岭南情》
金奖 佛山三水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四小学 欧阳强 《淼知味 河鲜美》
金奖 佛山顺德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第一实验小学 黄梓琦 《鱼跃龙门灯照非遗——顺德非遗文化中的跨学科美育实践》
金奖 江门 江门市第八中学 罗丽惠 《藻井纹样对话侨乡万象》
金奖 汕头 汕头市澄海区澄华镇澄海实验小学 陈嘉慧 《潮里潮气的动物们版画创作》
金奖 汕头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上北小学 王馥 《红色印记》
金奖 汕尾 陆丰市南塘镇新河小学 林印淑 《光影里的非遗》
金奖 汕尾 陆丰市南塘中学 卓金准 《陆丰民间艺术——麦秆画》
金奖 韶关 乳源瑶族自治县金禧小学 江玉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瑶山彩石》
金奖 肇庆 肇庆市广宁县第六小学 李伟东、钱松星 《竹编艺术》
银奖 佛山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更合中学 陈艺清 《红色基因·纸间传承》
银奖 佛山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有为小学 康劲梅 《彩云衣》
银奖 佛山 佛山市南海高新区第一小学 邱明祥 《佛山木版年画》
银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南朗小学 尤秀雯 《诗中有花花中有诗——古诗意象压花画创作》
银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小学 周丽 《保护非遗广绣之叶脉研习课》
银奖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知识城实验小学 邱俊斌 《“乡村之美·笔墨之韵”——小学书法第二课堂书写村庄地名主题式教学案例》
银奖 广州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 温碧红 《拓印的魅力》
银奖 广州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小学 谢健 《版绘吾乡——舞貔貅》
银奖 广州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联合小学 许夏梅 《陶艺:泥火绘乡韵》
银奖 惠州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十四小学 陈翠敏 《我的家乡宝藏卷轴》
银奖 江门 台山市新宁李树芬中学 冯舒柳、杨宇科 《展中国传统乐器之美·扬广东音乐之声》
银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 黄艳婷 《“邑”起“编”学“编”玩》
银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李彦序、张淑平 《扎染工艺》
银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名冠实验学校 余丹 《群星闪耀颂祖国——展览海报设计》
银奖 清远 阳山县太平中心小学 陈振旺 《稻秆雅韵:创意与自然的对话》
银奖 汕头 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铜钵盂小学 郭越 《鞋盒里的小世界》
银奖 汕头 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大布上小学 欧永贤 《来份牛肉粿》
银奖 韶关 乳源瑶族自治县金禧小学 文思娴 《藏在纹样中的记忆》
银奖 云浮 云浮市云安中学 安荣华、邓丽夏 《石都印记——浮雕艺术与创作》
银奖 肇庆 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广宁红军小学 吴家轩 《数字时代的刀锋——当传统版画遇上数字画笔》
铜奖 潮州 潮州市饶平县汫洲镇汫北小学 林锦芳、罗嘉欢 《版画说英雄 脸谱英歌志》
铜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永丰小学 陈舒娜 《非遗双生花·皮影遇见版画》
铜奖 佛山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有为小学 董少松 《佛山木版年画》
铜奖 佛山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 李宁 《童话中的城堡》
铜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新龙学校 欧阳蕾 《漆彩童心——漆画技法之“蛋壳镶嵌 ”》
铜奖 佛山 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更合中学 文丰 《竹韵悠悠衍纸间》
铜奖 佛山 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吴佳媚 《家乡的节日》
铜奖 广州 广州市从化区明珠工业园区明珠小学 黄慧彤 《茶香蜡染布生花——设计明珠“茶宝”》
铜奖 惠州 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中心小学 邓光丽、张丽媚、谢晓晴 《探寻非遗之美——竹编扇》
铜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平山小学 黎彩檀 《“翰墨飘香 文脉传承”乡村小学书法教育》
铜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 伍泳思 《启超故里 时代新声——从废弃物到美学创造》
铜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东区学校 张月华 《葵扇摇曳处,乡愁入画来——新会葵艺融入版画课程》
铜奖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第四中学 汪焕科 《版迹印痕——单色版画》
铜奖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第一小学 张丽平、郑文霞、黄森华、郭海燕 《巧手承艺 贝绽异彩》
铜奖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罗坑镇中心小学 周敏玲 《印染花布》
铜奖 清远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丰中心学校 邓慧婷 《探索壮族绣球 ——绘壮族遗珠之美》、《壮族绣球手工制作——探寻民族工艺之美》
铜奖 汕头 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司下小学 廖晓芳 《巧手绘厝角,吉灯照潮乡》
铜奖 汕尾 汕尾市凤山街道盐町头小学 颜巧媛、郑紫佳 《善美虎狮——麒麟案例集 》
铜奖 韶关 韶关市曲江区罗坑学校 金星 松塔画课程
铜奖 韶关 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源中学 杨俊喜 《瑶山风光之美版画教学》
铜奖 阳江 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冈镇中心小学 马丽 《鼍城疍家文化》
铜奖 云浮 六祖镇中心小学 冯玉莲、方杏美 《版痕乡韵》
铜奖 云浮 新兴县翔顺敏行小学 洪诗婷 《立体千里江山图》
铜奖 云浮 罗定实验中学 梁烁燕 《罗定剪韵:岭南剪纸中的地域文化传承》
铜奖 云浮 新兴县第一中学 梁思文 《绘·新兴》
铜奖 云浮 新兴县惠能中学 吴翠花 《传情达意—校园卡制作》
铜奖 云浮 新兴县惠能中学 赵奇妍 《剪纸里的乡土记忆——传统纹样与乡村振兴主题创作》
铜奖 云浮 罗定中学 朱婉明 《。乡土印记——罗定长岗坡渡槽主题版画创作》
铜奖 肇庆 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中心小学 李莉萍 《用剪纸呈现中国名画》
铜奖 中山 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黄研 《飘色之约——黄圃》
优秀奖 潮州 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西都小学 蔡燕丹 《开心进学校》
优秀奖 潮州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溪口二祥杰学校 丁亿宏 《多彩的窗户》
优秀奖 潮州 潮州市湘桥区新春园小学 肖涵 《有趣的剪纸娃娃》
优秀奖 东莞 东莞市大朗镇佳美实验学校 李木豪 《家乡有我“绘”美丽》
优秀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 范伊诗 《灰塑流浆:水形山意下的陶土肌理叙事》
优秀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 何颖怡 《意韵水乡——黑白版画》
优秀奖 佛山 佛山市顺德区杏坛伍蒋惠芳实验初级中学 刘晨 《墨韵五色间-中国画里的水墨意趣》
优秀奖 佛山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中心小学 刘晓倩 《我的自画像》
优秀奖 佛山 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 区海波 《伞画》
优秀奖 广州 广州大同中学 陈永光 《东方神韵——敦煌》
优秀奖 广州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何澄溪小学 付婷芬 《初探书法世界》
优秀奖 惠州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土湖小学 徐惠萍、张洁、罗玉美 《巧剪中国红 润心育新苗》
优秀奖 惠州 惠州市惠阳区秋长善美小学 叶惠秋 《春节到——惠阳年俗韵:舌尖上的团圆宴》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睦洲小学 冯健安 《“蚬”出乐趣》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新沙小学 何瑞娟 《松果拼贴画》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 胡文清 《新会柑陈皮纹样设计》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古井小学 黎颖冲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傩戏文化》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 梁宇 《节日文化剪纸创作与实践——以母亲节和新年为例》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睦洲镇新沙小学 刘惠焮 《融合乡村文化,共绘美育画卷》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 王勇 《新时代最强音——大国之道》
优秀奖 江门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五和小学 张淑玲 《水墨上的“姓”趣》
优秀奖 揭阳 普宁市流沙东街道新坛村小学 方立文 《贝壳艺术创作》
优秀奖 揭阳 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中心小学 高洁棠 《AI重构乡土记忆:海边小学的太空基地创想》
优秀奖 揭阳 揭西县河婆街道河婆小学 张永丽 《远古的印记》
优秀奖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山后小学 柯梦琦 《线条里的悄悄话:从简笔画到情绪表达的奇妙之旅》
优秀奖 茂名 高州市深镇镇造贤小学 赖茵茵 《美妙多变的线条》
优秀奖 茂名 高州市新垌镇新垌中心学校安山校区 吕越、邹馨仪 《新垌绿茶之韵—-美术课里的茶文化》
优秀奖 茂名 高州市世纪学校 谭政 《灵鱼跃然·塑印风华——吹塑纸印画》
优秀奖 茂名 高州市石鼓镇祥山中心学校 叶舒婷 《非遗泥塑·生活因“泥”而精彩》
优秀奖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罗坑镇窝仔小学 卓荣 《随着音乐作画》
优秀奖 茂名 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赤岭小学 邹海飞 《树叶拓印画》
优秀奖 梅州 梅州市兴宁市大坪中心小学 巫淑娟 《神奇的科幻画》
优秀奖 清远 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白湾学校 卢倩怡 《古韵新绘,瓦上作画——初中瓦片画课程》
优秀奖 清远 连州市连州镇中心小学 唐细英 《竹艺乡土文化的传承》
优秀奖 汕头 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上堡小学 陈翊薇 《厝角头下的烟火气》
优秀奖 汕头 汕头市潮阳区棉北棉田小学 许雪君 《生肖》
优秀奖 阳江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平兰小学 曾彩云 《汽车博览会》
优秀奖 阳江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海陵中心小学 黄健丹 《树叶的故事》
优秀奖 阳江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硬路小学 黄书云 《曼陀罗之彩绘之线的汇聚》
优秀奖 阳江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平兰小学 梁巧云 《彩绘秩序润心康》
优秀奖 阳江 阳江市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丹济小学 阮钟慧 《校园的春天》
优秀奖 云浮 新兴县惠能小学 林淑怡 《新兴县醒狮非遗与元宵习俗探究大单元主题教学》
优秀奖 云浮 新兴县华侨中学 张树华 《遇见最美景致—色彩风景写生》
优秀奖 肇庆 肇庆市四会市东城街道周开泉小学 杨梅连 《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实践》
优秀奖 肇庆 肇庆市四会市威整镇威整学校 杨洋 《四会·玉雕文化》
优秀奖 中山 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 汤力琪 《节日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