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构建3+N模式 让青春力量赋能英德“百千万工程”发展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9月14日,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来英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大赛(决赛)在英德市青少年宫成功举办。来自全省高校的青春力量在此集结,亮出暑假实践的“硬核”成绩单。活动以“‘雁归兴乡·三乡行动’大学生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为主题,集中展示高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英开展社会实践的丰硕成果。

图为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英德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大赛(决赛)后合影

这几年来,英德共青团、文明办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部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平台作用,创新构建美育融合、青创赋能、校地联建模式,组织高校青年通过“三下乡”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深入基层开展服务。这三年累计吸引100余所高校、400多支团队、快有万名师生参与,培育形成1个品牌项目、15支典型案例队伍、41个优秀团队,76人获省级以上表彰。有效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文化铸魂,激活乡土文化美育新动能

英德市积极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深入各镇街开展调研服务,推动青年智慧转化为基层服务实效。通过深挖红色文化、红茶文化、英石文化等本土资源,统筹开展理论宣讲、美育课程、文化培训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200余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具体做到“三个着力”。一、着力开展本土文化浸润式教育。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耕读者”实践队深入九龙镇金造革命老区,打造原创实景沉浸式红色剧本游戏《金造起义》及互动短剧《抉择》,推动党史教育从静态宣讲向实景体验转变,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文旅振兴。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英德开展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演绎《感悟清远非遗魅力—壮锦》《秦皇山下的红星》等情景剧,以“理论+文艺”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二、着力拓展艺术创作美育空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异彩纷呈”墙绘突击队在黄花镇创作完成约303平方米主题墙绘,将永丰古桥、老虎谷漂流等特色地标及舞狮、美食等文化符号有机融入,激活乡村美学基因,打造文旅融合视觉窗口。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艺术夏令营”,通过系统化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教学,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与实操能力,为综合素质发展注入美育动能。三、着力推动生态美学融入乡村建设。依托英德荣获“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的生态优势,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启迪”突击队联合清远市华侨中学青马班学子,在英红镇开展生态科普实践,将红茶、植物等资源转化为40节梯度化课程,涵盖茶叶加工、叶绿素提取、DNA粗提取等内容,通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家乡生态资源的认知,助力绿美乡村建设与生态文化传承。

青创赋能,打造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

积极引导高校青年突击队聚焦本地农产品产业,通过IP设计、多语赋能、新媒体营销三大举措,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具体做到“三个积极”。一、积极推动文创IP赋能品牌建设。通过举办英德城市IP及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积极为来英实践的高校突击队搭建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城市品牌建设与文旅深度融合实践中施展才华。广州新华学院“艺新艺邑”突击队在九龙镇围绕桑芽菜产业开展IP创意设计,推出“小芽宝”形象及文创周边,与河头村农企达成商标及Logo设计合作,并为农送鲜工厂提供系统化视觉设计方案,持续助力农文旅产业发展。二、积极开展多语赋能打造国际名片。广州大学“拾光兴农”突击队深入连樟,为麻竹笋、丝苗米、灵芝等特色农产品制作中英法三语宣传片,融入客家文化元素,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三、积极创新新媒体营销拓宽渠道。广州大学“星火梅寨”突击队在横石塘镇龙华村开展夏黑葡萄直播推广,五天内带动销售额增长268.4%,日均点赞超10万,累计创收逾万元,有效提升农产品线上影响力,助力村民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校地联建,筑牢青春赋能长效新机制

着力构建需求精准匹配、资源高效共享、人才持续培育三大机制,创新建立“基层点单—团委派单—高校接单”服务模式,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从“三下乡”向“常下乡”转变。具体做到“构建体系、资源整合、成果引导”有机结合,同步进行。一是构建需求对接“双循环”体系。依托粤政易“校地通”小程序归集基层需求,2025年累计对接项目187个;线下试点“母校—英德”高校联络站,发挥清远籍大学生生源地优势,累计联系1200名学子返乡服务。二是推进资源整合“平台化”运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建立校地共建基地,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等高校,打造“艺术科创公益夏令营”“非遗小传人成长艺术夏令营”等品牌项目,开展音乐、美术、科创、非遗等主题活动2000余场,为青年提供实践平台。三是强化成果展示“激励化”引导。通过“返家乡”“展翅计划”提供相关岗位,鼓励高校学生参与暑期实践;举办“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果大赛、“青春打call百千万”短视频征集、“文明推荐官”随手拍等活动,多维度展示青年参与文明实践和服务基层的成效,激发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力与引领力。

英 宣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