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德青塘遗址文物保护工程开工

政府网站
关注10月15日上午,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洞穴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青塘遗址整体保护与利用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青塘遗址-黄门岩洞穴遗址文物保护工程首期投资1260万元,计划总投资3300余万元。包含三项核心工程,一是危岩体加固,对黄门岩1至4号洞穴及参观路线沿线不稳定岩体进行治理;二是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重点保护核心区域遗址本体,并配套建设地表标识、数字化展示、解说牌等设施;三是周边环境整治,实施景观提升、展示道路及标识系统建设,全面优化遗址整体环境。三项工程实施后,将有效保障遗址安全,提升遗址阐释能力,为后续研究、展示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后续保护与开发工作将紧密围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展开,除继续加强青塘遗址的保护展示外,还将纳入同属青塘镇、填补岭南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空白的岩山寨遗址,共同构建规模更大、内涵更丰富的文化展示区。青塘考古遗址公园定位为集文物保护、科研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未来将成为展现岭南史前文化、区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窗口。
“文物考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考古发掘之后,还需开展深入研究、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青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也是广东省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锁强指出,青塘遗址的保护工作体现了当地对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也为未来国家遗址公园的成立奠定坚实基础。依托考古成果与资料,研究院的专业团队已积极参与项目对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英德市委副书记、青塘镇党委书记张贻强表示,青塘遗址作为英德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传承岭南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深厚的文化根基。要坚持最高标准,把文物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最小干预”原则和核准方案,确保保护要求贯穿每一工序、每一环节,共同将这一重大文化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标杆工程。
青塘遗址曾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青塘遗址及岩山寨遗址为核心申报的青塘考古遗址公园,也于2022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作为华南地区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典型洞穴遗址,青塘遗址发现了距今约13500年的“青塘少女”墓葬,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同时还出土了距今约2万年的华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约1.7万年的华南最早的一批陶器等重要考古发现,为研究华南乃至东南亚史前人类历史提供了关键证据。
英 宣、英德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