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资讯

潮州启动三线改造 让45个贫困村大变样

摘要: 作为潮州市“三线”整治示范点,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因地制宜,通过空中规整等措施,做到电线杆排列整齐,强弱线缆规范有序,安全美观,让人眼前一亮。

在我市一些农村,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铺设无序,扭成一团,犹如悬挂空中的一张张“蜘蛛网”,不仅影响村貌村貌,也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三线”改造整治作为推进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自选动作,通过选取示范点,一村一策深入开展整治改造,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范本。

整治“空中蜘蛛网” 消除隐患美化环境

作为我市“三线”整治示范点,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因地制宜,通过空中规整等措施,做到电线杆排列整齐,强弱线缆规范有序,安全美观,让人眼前一亮。

归湖镇副镇长 范长杰:专门成立“三线”整改协调小组,加大整治力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将供电线路与移动通信、有线电视线路进行剥离整治改造,分成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两部分进行整改。

整治期间,市、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开展专项调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整治工作,并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督办事项,定期督促跟进。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部门按照相关职责,积极筹措资金,组织人力全力整治。

潮安供电局计划建设部主任 陈贤满:在政府的协调下,我们联合电信、移动等,做到“三线”分离,强弱电分离,做到表箱到户,减少表后线私拉乱接,规范了用电的秩序。

潮安区广播电视台归湖管理站负责人 蔡健强:明确整治的标准,做到线杆架设整齐,“三线”线路以架空方式为主,杆线排列整齐,电视、通信线路做到同一侧、同高度、同走向,有效改造以前线路杂乱无序、陈旧老化的状况。

“三线”改造整治工作,既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技术规程,也需要群众配合支持。改造过程中涉及到村民利益问题的,狮峰村“两委”干部通过走访动员,民主协商,赢得村民的支持配合。

归湖镇狮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统伟:用到村民的私人用地,村民都是无偿献出来,提供工程设施改造。改造以后,把“三线”管护的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禁止在电线杆上悬挂、张贴广告,禁止在电线上晒被子、衣服等行为,保证用电安全。

归湖镇狮峰村村民:这种也是民心工程,村整体的面貌大改变。

归湖镇狮峰村村民:村民人人都高兴,不会跟“蜘蛛网”一样,安全感得到保障,家庭用电也没有问题。

而饶平县樟溪镇英粉村,则通过“三线”入地的方式,改变原本电线杆林立,电线杂乱的乱象,美化乡村面貌。

驻樟溪镇英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吴锡钿:我们主要从村的主干道来作为试点,配合统筹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推进这个三线落地工作。

目前,我市“三线”改造示范点共投入资金约近800万元,改造电力线路约24.5千米、通讯线路约8.4千米、广电线路约5.16千米,改造“三线”设备一批,消除了安全隐患,美化了村容村貌。接下来,各有关部门将全力抓好整治改造,分期分批推进,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45个省定贫困村“三线”改造整治工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