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广东 广州

区域限行错峰出行纳入研究中 佛山启动三年治堵行动计划

广州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大洋网讯 昨日,记者在佛山市治堵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佛山市交通拥堵情况不容忽视,目前佛山市小汽车日均使用次数为2.65次。未来几年,因工程施工而受影响的路段占中心城区东北部主要干道总长度的50%左右,施工道路通行能力一般折减约30%~60%。目前,区域限行、错峰出行等相关举措正在研究,但暂无定论。佛山针对当前拥堵也启动了三年治堵行动计划。

未来地铁道路工程扎堆

治堵不容忽视

昨日的发布会上,市轨道办透露,根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除了在建的佛山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以及广州7号线西延线等项目外,1号线三期、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1号线和13号线一期等项目已列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2)》上报审批。其中,2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1号线和13号线一期等项目力争年内开工,1号线三期、6号线一期也将在十三五期间动工。

据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佛山中心城区存在多条轨道同步施工的局面,同时魁奇路快速化改造、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等道路工程建设,不可避免会占道施工,受影响路段占中心城区东北部主要干道总长度的50%左右,施工道路通行能力一般折减约30%~60%,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折减严重,对中心城区交通运行形成挑战。

截至目前,佛山中心城区共有轨道2号线、3号线、南海新交通和广佛环线共4条轨道线路在建,以及魁奇路快速化改造等重大道路工程开工建设,受施工围闭影响,魁奇路、岭南大道、季华路、文昌路等道路通行能力大幅下降,交通拥堵随之增加。

据昨日最新透露,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以及南海新交通工程还会出现建设工期延长的可能,其中地铁2号线一期预计延迟至2020年通车,南海新交通工程则延迟至明年下半年。不过,佛山市依然在力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能继续按照原既定的2019年底建成计划进行推进。

应对举措:

建地铁尽量不减车道

昨日,佛山市治堵办透露,上月初,佛山市已经印发了《佛山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另外,国土规划部门还开展了《佛山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施工期间区域交通疏解专题研究》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已经完成,正在对轨道站点疏解方案进行设计指导。

佛山市轨道办和佛山铁投集团透露,接下来将尽可能以“分期分阶段施工、尽量不减少车道”为原则进行。例如,针对佛山地铁3号线在中心城区文华路、南海大道上的站点,将会按照不减少车道进行交通疏解,而对于即将建设的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在季华路上的站点,也尽可能分阶段进行建设。

未来佛山是否考虑采取局部区域限行(即限号单双号出行或者限牌)等举措,或者考虑对某些出行单位机构采取错峰出行疏解呢?昨日会上,佛山市交警部门透露,区域限行以及错峰出行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拥堵,目前佛山正在研究这些疏堵方法,但是否会推出和实施,暂无定论。

数据解“堵”

佛山中心城区路网车速逐年下降,今年3月全天路网平均车速23.1公里/小时。

分析认为,造成佛山拥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小汽车持续高速增长,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佛山千人拥车率达249辆,在全国排名靠前。第二,由于佛山小汽车使用成本低,导致小汽车使用“高强度”,目前佛山小汽车日均使用次数达2.65次。第三,轨道、道路等重大基建项目施工加剧供需矛盾。

(数据来源:市交通运输局交通监测中心)

治堵,佛山出啥招?

A.控私家车:佛山将实施侧重调节使用的需求管理,采取措施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引导小汽车合理增长和使用,减少高峰期出行总量,引导私人交通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

B.停车管理:佛山将结合道路条件规范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对违章停车进行严格执法与管理,逐步推广实施路内停车收费,并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原则,制定相应的路内停车收费标准,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C.绿色出行:佛山将研究通过调整不同行业和单位上下班时间,优化调整长者高峰期免费乘车的公交优惠政策,错开出行需求时段,以削减高峰时段交通负荷峰值,促进交通流量在时间上的均匀化,缓解高峰期交通紧张局面;研究建立面向市民和企业的绿色出行正向激励机制,鼓励私家车停用、少用,引导绿色出行。

D.发展公交:佛山将构建中心城区十横十纵骨干线网,形成骨干层—支撑层—接驳层三层公交网络体系。同时,发展商务专线、定制公交、接驳公交、专线公交、社区公交等辅助公交,细分公交服务,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

文/广报记者李传智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